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

杨慧仙张明芬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2--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64)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n=64)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健康教育,较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3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7.19%,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为住院患者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对其病情康复具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阶段性健康教育;耳鼻喉科;健康知识;护理

耳鼻喉科疾病种类较多,包括耳聋、耳鸣、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慢性鼻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以及扁桃体炎、咽炎等喉部疾病,这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不容忽视。为完善护理措施,我科在近一年为部分患者开展了阶段性健康教育,现将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数据

在耳鼻喉科中随机抽取12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月。其中男性65例,女性63例;年龄分布在20--69岁范围内,中位值为(48.2±5.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8例,初中至中专30例,高中34例,大专及以上26例。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64)与参照组(n=64),二组数据对比P>0.05.可开展此次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等,并遵照医嘱为患者服药或输液。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健康教育,如下:

入院宣教:在患者初入院时,为其讲解住院与科室相关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科室环境。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检查结果。为患者讲解疾病诱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以及各种治疗方案的特点与优势,帮助其更好的掌握疾病知识[1]。

术前宣教:确定治疗方案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目的、流程、配合要点等,对于患者所担心的问题予以耐心讲解,以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同时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关注,如患者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分析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教育[2]。

术后宣教:待患者意识清醒后,第一时间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让其安心休养。叮嘱患者要保护好手术部位、引流装置等,避免挤压。为患者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不宜食用辛辣、易过敏、过冷过热、坚硬等食物。并叮嘱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根据天气及时加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出院指导:叮嘱患者要加强自我防护,待病情好转后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规律的作息时间。回家后,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来院复查。

1.3评价指标

护理1周后,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发病诱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危害性、并发症防治、饮食原则等内容,共计25小题,每题4分,总计100分。得分在85分及以上者为掌握,60--84分者为部分掌握,不足60分者为未掌握。以“(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计算健康知识掌握度。

1.4数据统计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行2值验证,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分别为95.1%、67.19%,实验组高于参照组,经统计2=16.6154,P=0.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耳鼻喉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环境、过敏性物质、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患者能有效避开诱发因素,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对病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3]。健康教育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方式,通过疾病知识讲解、宣教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要点知识,目的是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开展价值。

综上所述,在耳鼻喉科为患者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故可将该环节在耳鼻喉患者护理中广泛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琳,何文龙.微信公众平台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75-77.

[2]房庆荣.对耳鼻喉科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21-122.

[3]吴伟霞,肖梅,赵春静等.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5):645-64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