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浅谈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

汤俊

汤俊(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人民医院213172)

【摘要】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少阳证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平均分为两种,一组对照组,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中药小柴胡汤水煎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小柴胡中药免煎浓缩颗粒,温水冲服治疗。最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剂治疗后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但是由于差别不大,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另一方面看,观察组的病患喝了中药免煎颗粒冲剂之后,患者普遍对治疗过程表现满意,对照组则相对较差,两组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中药免煎颗粒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中药煎剂效果相差无几,但是前者使用起来方便、省时省力,更受病患的喜欢,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药免煎浓缩颗粒临床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069-0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们误以为传统的中药煎剂比中药免煎颗粒冲剂疗效更好,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过去医疗条件地下的情形下,都运用中药煎剂方法治病的缘故,现在的人们仍然无法真正接受中药免煎颗粒冲剂的药效。然而中药免煎颗粒冲剂有很多优点:方便、省时省力等,这使得它被广泛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上。下面文章中主要以小柴胡汤为研究对象,具体对比一下传统水煎剂与中药免煎浓缩颗粒的疗效,研究药免煎浓缩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一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少阳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18-66(41.2士2.25)岁,病程4d-5个月,平均病程28.5士4.5d;观察组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20-64(40.5士3.05)岁,病程5d-4.5个月,平均病程29.5士3.5d。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1)喜、呕、心烦、默不欲食、胸肋痞满;寒热乍起,来无定时;(2)目眩、咽干、口内有苦涩感;(3)或利或悸、或咳或渴、或有腹中痛,小便不畅、脉弦。患者在排除其他病症后,若与上述任何一种相符,均可确诊为少阳证。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原方中药小柴胡汤水煎剂,1剂/d,分三次温服而下,每疗程为3d;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小柴胡中药免煎浓缩颗粒,温水冲服,1剂/d,分三次温服而下。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在观察期间严禁使用其他类别的西医药物,但可给予患者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作体液支持。

1.4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1-3d内,临床相关参数全部消失;(2)显效:1-3d内,临床相关参数部分消失;(3)好转:1-3d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部分体征好转;(4)无效:1-3d内,临床相关参数无任何改变。治疗总有效率为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木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参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服用中药水煎剂和中药免煎颗粒冲剂后效果均为佳,组间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附表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对比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免煎颗粒冲剂治疗后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药水煎剂是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中药煎剂往往以其大包抓药,大锅煮药,大碗喝药的特点导致从煎药到服用全过程极为繁琐,有些药品的熬制还要注意火候,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药效流失,应用极为不便。尤其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的形势下,中药煎剂己经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例如有时为了取回中药煎剂往往需要往返数次,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中药免煎浓缩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多种应用方式,实用性较高,疗效确切;而大多数患者也一致认为中药免煎浓缩颗粒包装简洁、密封性好、体积较小而易于携带,需要时以温水冲服即可,传统中药煎剂在熬煎、保存、携带以及服药等环节中的诸多不便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在传统中药发展历程中,中药免煎浓缩颗粒的出现是的一次巨大创新,现代中药由此在临床上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广泛应用,在推动祖国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同时,更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实现祖国医学与世界医学的接轨创造了新格局。

综上所述,与传统中药水煎剂相比,中药免煎颗粒使用起来方便、省时省力,更受病患的喜欢,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中药免煎颗粒的开发应用,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念变革和高技术的融合,改变了多少年来中药汤剂以原形实物直接人药的方法,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不断推广,中药高科技量化产品潜在着巨大的产业优势,也为中医药在国际交流和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免煎颖粒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传统中药用药需要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对加快提高中药开发创新能力和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宁,徐筱芳,邵深深,等.传统煎法中药与免煎颗粒比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84-786.

[2]高世荣,李玉华.免煎中药颗粒的优缺点浅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9.

[3]蔡平平,张小艺,牟林茂,等.加味千金苇茎汤免煎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73.

[4]刘相明.关于中药免煎颗粒应用的探讨与反思[J].黑龙江医药,2010,23(3)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