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的产程处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的产程处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

许美琼

(沅陵县中医医院湖南沅陵419600)

摘要:目的分析产程处理工作中将新产程作为标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分娩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新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比两组病人的分娩结局,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旧产程对比,新产程标准能够显著提升产程质量,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新产程标准;产程处理;分娩结局

Toobservetheeffectoflaborprocessontheoutcomeoflabor.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pecificmethodsofnewlaborintheprocessoflaborprocessingandtheimpactontheoutcomeofchildbirth.Methodsinourhospitalinthepastoneyearwere100casesofprimiparadataanalysis,willimplementtheselectedpatientgroupsaccordingtorandommethod,givethecontrolprocessing,theoldlaborstandardstoguidethestagesofnewlaborstandardsasaguidetogivetheteamapatient,comparedtwogroupsofthelaboroutcomesofpatients,anddevelopthevarious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etotallabortimeof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herateofcesareansection,postpartumfeverrate,bleedingrateandneonatalasphyxia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nthetwogroups.Conclusioncomparedwiththeoldproductionschedule,thenewlaborstandard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qualityoflaborandimprovetheoutcomeofthebirthofthefirstparturient,andshouldbepromotedandappliedvigorously.

[keywords]newlaborstandard;Processingoflabor;Birthoutcomes

以往的旧产程标准在20世纪50年代被首次提出,属于临床中处理产程的重要依据,新产程标准在2010年被首次提出,中华医学会在2014年发布新产程标准和处理专家共识,从此新产程标准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新产程标准的目的为产妇提供充分的试产时间,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但是由于产程时间不断延长,不良分娩结局风险升高,属于临床中较为关注的热点[1]。本文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2016.1-2017.1),所选100例病人纳入标准:全部为足月、单胎,全部属于头位妊娠,骨盆测量结果正常,病人和病人家属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病人全部排除心肝肾严重性疾病,子宫手术史,产前出血以及妊娠合并严重疾病;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新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照组病人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29岁,平均23.22±2.77岁,孕龄最低38周,最高41周,平均38.77±1.63周,胎儿体质量最低2300g,最高4110g;研究组病人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29岁,平均23.10±2.69岁,孕龄最低38周,最高42周,平均38.58±1.40周,胎儿体质量最低2200g,最高4250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选100例病人全部保持放松状态,依照产程图曲线将其分为潜伏期与活跃期,医护人员针对潜伏期病人实施阴道检查,仔细记录产程图,对于病人自身情况和胎儿情况进行监测,每间隔4小时到6小时实施胎心监测,每间隔2小时到6小时检查病人宫颈内口情况,依照病人需求为其提供镇痛分娩以及陪伴分娩,研究组病人接受产妇新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当病人宫口开到6cm属于活跃期起点,给予病人持续胎心监测,通常每间隔2小时到4小时检查病人宫颈内口,如果宫缩频率正常,不需要为其提供任何操作,如果宫缩频率失常,马上为其提供人工破膜之后静脉滴注缩宫素;第二产程指导病人保持自由体位,如果宫缩效果欠佳,那么为其提供人工破膜静脉滴注缩宫素,产妇破膜之后宫颈口开到高于6cm,停滞4小时到6小时,没有接受硬膜外麻醉病人第二产程大于3小时代表活跃期停滞,为其开展剖宫产。对照组病人将旧产程作为产程指导,当病人宫口开到3cm到4cm属于活跃期起点,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与研究组一致,当产妇破膜之后,宫颈口张开大于3cm之后停滞4小时,没有接受硬膜外麻醉病人第二产程大于2小时属于活跃期停滞,为其开展剖宫产或是阴道助产结束分娩[2]。

1.3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出现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标准:正常阴道分娩之后24小时之内出血量高于500ml,剖宫产出血量高于1000ml[3]。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分钟与5分钟之内新生儿呼吸、声线、心率与肌张力实施评分,总分10分,得分在8分到10分之间代表正常,得分低于7分代表轻度窒息,得分低于4分代表重度窒息[4]。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各项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进行表示,加以t检验,计数数据通过百分数(%)进行表示,加以x2检验。将所得P<0.05看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病人总产程时间为6.2±0.7分,对照组为8.1±0.4分,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分娩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妊娠达到28周,胎儿顺利通过阴道出生代表正常分娩,但是分娩属于一项较为复杂过程,倘若处置失误会威胁到产妇和婴儿生命安全,现在临床处理分娩一般采取传统产程标准,利用表格形式评估产程情况,仔细记录产妇的宫口扩张、产程时间与胎心率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产妇分娩异常,减少意外风险以及难产出现几率,保证分娩安全,但是因为最近几年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出现变化,高危产妇和胎儿体质量升高,引发产科干预较多,剖宫产数量显著升高,传统产程标准已经无法确保产妇产程安全[5]。文献资料显示,新产程标准为产程处理进行指导,可以减少初产妇的临床剖宫产几率,降低不必要的产程干预,对于产程时间与活跃期停滞时间加以改变,减少初产妇母婴意外几率,确保母婴顺利分娩[6]。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初产妇资料100例加以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选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旧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新产程标准作为指导,对比两组病人的分娩结局,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总产程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剖宫产率、产后发热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新产程标准指导产程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英,潘菊英.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107-109.

[2]钱夏柳,詹泽森,覃惠凤,等.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的产程处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5):1845-1848.

[3]危玲,闫亭亭,范玲.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7):459-462.

[4]符静,苏雪,李倩.新旧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和新生儿结局影响的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27-629.

[5]吕向红,陈楠,王彩霞.新产程标准对妇产科孕妇自然分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7):70-71.

[6]李容芳,徐燕媚,邓琼.新产程标准中活跃期拐点在初产妇与经产妇临床应用中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7):9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