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史睿琳

青岛地铁集团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计算机技术取得较快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到了生活、工业等领域。因此,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述出发,总结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发现其应用的价值,试图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应用;自动化技术;系统设计;发展

作者简介:史睿琳,女,1990.1-,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接轨,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潜力不断增大。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到了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第三产业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被应用到了诸多领域,因此,要善于利用和设计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真正的做到为我所用,将电气技术的功能和组成做出细致的了解,并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让其功能发挥到极致,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久健康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以保障电路的安全、正常可靠运行为主要目标,所以,在设计中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动控制功能:系统能够正常自主运行,并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进行预警工作,自动关闭开关或者电路,保证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监视功能:由于设备众多,功能纷繁复杂,必须借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借助系统传感器监视设备此案好,一旦发生异常数据情况,及时反馈。

(3)保护功能:运行中可能会出现故障,但要及时监测故障信号,起到保护作用。

1.2、系统架构设计

该系统的架构流程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整体过程,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方案;其次,明确控制算法和内容;最后,优化系统软硬件设计,对集中远程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方式,选择最佳方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其中集中性监控方式维护简单便捷,能够节省成本和时间,在设计过程中,保证管理员和控制对象的对应性,结合总线控制过程,保证其灵活性、可靠度,做出合理的设计选择,保障系统性能。系统架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架构图

二、系统设计要求及原则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对技术、自动化程度等要求较高,该系统不仅可实现单元手动操作、合闸外,还可以实现中央控制系统、状态监测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该控制系统的设计,不需要多余硬件设施,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监控以及远程调控等,因此,为进一步减少人力资源和提升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要遵循以下要求和原则:

其一,该系统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分模块化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需要保障电气自动化在系统控制、监控系统、预警系统等功能信号传输过程的正常运行,最后由总控系统发布指令,实现全自动操作。总控制系统保证每个系统单元不受干扰,互不影响,保持独立,又能协调运行。

其二,保证系统扩展性和兼容性。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智能电网形式的发展,各大厂商和组织极力推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因此,导致技术类型和功能特点参差不齐。因此,在系统设计之初,要保障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扩展性方面,充分考虑到系统模块、功能模块以及电气模块的要求,避免出现二次研发,能够保证电气系统在未来能够技术革新;兼容性方面,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服务在电气生产中,要充分考虑电气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技术的融合度、协调性,比如:保证电气设备接口的匹配度,自动化系统是否能够灵活的配置电气设备资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软硬件的技术要求等。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3.1、集中监控方式

该系统所采用的集中监控方式,将系统功能集中在一个处理器进行统一处理,便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减少控制站数量,实现集中化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资料。但是,采用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系统中的各个功能都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势必会增加处理器负担,降低处理器运算效率;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此外,对于远距离电气设备的控制,还需要考虑光缆运输所增加的传输负担和比例因素,避免远距离传输影响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3.2、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该方式具有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等特点,作为底层的基础通信网络,可为不同控制系统和功能模块提供通信需求。此外,还可以实现系统远程监控,同时减少设备的使用数量,根据现场实际设备数量,实现与监控系统的直接连接,保障各个设备都是独立运行,通过网络实现各个装置的连接,具有灵活的组态,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某一个设备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3、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安装简单、可靠性高及管理灵活等特点,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保障现场各个线路的正常运行、设备运转,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化在线实时监控,工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就可以完成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和控制,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或风险,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进行智能识别,然后通过可视化设备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发,能够促进我国电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对设计要点有全面的了解,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方案,保证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统稳定、可靠运行,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普及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君奕.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的探讨分析[J].科技资讯,2015(1):66-67.

[2]李炜怿,成洋.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技术与市场,2015,22(12):155-156.

[3]潘鹏鹏,方伟,韦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电子制作,2016,01:57+56.

[4]张益瑞,潘晓贝.基于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下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7(09):154-155.

[5]张雪,马青强,高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05):94.

[6]纪文革.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电子测试,2014(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