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孕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分析早孕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何征芹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妇幼保健院四川乐山614400)

【摘要】目的:分析早孕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7例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要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23例中护理满意人数16例,满意率为68.6%,乙组24例患者中护理满意人数20例,满意率为83.3%,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孕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母婴健康,提升人口素质。

【关键词】早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11-02

早孕指的是妊娠6~12周之间出现的不同程度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早孕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孕妇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器官发育。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掌握早孕产妇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由于早孕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自身认知度比较差,因此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和教育至关重要。为了分析早孕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及应用效果,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7例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要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7例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要求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3例患者,年龄在22~39岁,平均年龄(28.5±2.8)岁。乙组24例患者,年龄在21~38岁,平均年龄(26.8±3.5)岁。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应用基础护理方式。乙组则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对于认知度差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强化对疾病的认识[1]。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23例中护理满意人数16例,满意率为68.6%,乙组24例患者中护理满意人数20例,满意率为83.3%,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

3.讨论

3.1心理护理

3.1.1心理评估早孕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会出现心理压力大和情绪波动明显的现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部分患者知道自己怀孕后,由于对怀孕缺乏认知,既高兴又担心,矛盾心理严重,因此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结合具体变化给予护理,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2]。

3.1.2缓解焦虑情绪多数患者会存在焦虑和担忧的心理,如果不及时进行缓解,甚至会出现精神障碍。孕妇害怕分娩会产生剧烈疼痛,此外担心胎儿出现畸形或者其他先天性疾病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心理压力比较大,依赖性增加,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甚至影响到婴儿生后的智力发展,严重者可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3]。

3.2健康教育

3.2.1创造优生环境患者必须远离一切有害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医护人员要创建优生环境。凡是涉及到有害物质的都需要进行隔离,注意早孕女性的工作性质和条件,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胎儿发育。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比较充足,满足自身和胎儿要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穿宽松的衣服,注意保护乳头,选择柔软的胸罩。

3.2.2注意预防感染由于早孕患者属于特殊群体,一旦出现感染的现象,对自身和胎儿有严重的影响,在早孕期间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病毒感染。及时对产妇进行身体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或者其他不良症状,由于遗传因素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必须避免一切可影响因素,保证胎儿健康。患者自身也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接触患病人群,防止出现感染的现象,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告知医生已经怀孕,不能私自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不良反应[4]。

3.2.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证母婴健康,父母的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对胎儿造成影响。尤其是产妇,如果存在抽烟酗酒的现象,直接影响患儿成长。因此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孕妇健康入手,妊娠孕妇必须戒烟戒酒,避免危害自身,对胎儿产生消极影响。其次患者家属要起到监督的作用,给予产妇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注意事项,让产妇按照医嘱进行。

甲组23例中护理满意人数16例,满意率为68.6%,乙组24例患者中护理满意人数20例,满意率为83.3%,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早孕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其优势明显,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5]。

综上所述,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龙凤,吴惠.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12(05):754-756.

[2]陈丽珍,王清华,林茹芸,苏丽婷.早孕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临床的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02):178-179.

[3]梁改花.宫内孕早孕行药物流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10(31):2904-2905.

[4]周彩虹,李乐之,李友良.孕妇心理应激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01(14):1298-1301.

[5]罗雁冰.围产门诊系统化管理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0(18):1671-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