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桑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桑敏

桑敏李晓梅

桑敏李晓梅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对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前术后重组2α-2b干扰素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刀宫颈锥切术;重组α-2b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50-02

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为病理学改变的一种疾病,为宫颈原位癌与非典型增生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状况,病情持续发展下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临床上常选择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该症,但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重组α-2b干扰素栓被用于治疗该症,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故本次研究旨在对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0例纳为对象,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为24~46岁、均值为(38.16±5.12)岁,患病时间为7~28个月、均值为(15.96±5.73)个月;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为23~49岁、均值为(38.59±5.04)岁,患病时间为6~25个月、均值为(16.93±5.09)个月。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研究内容均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完后3~7d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选择局部麻醉,再以碘试验显示病变处,LEEP刀输出功率通常设置为50W,将宫颈环作电圈切入并旋转360°;根据患者病变分级情况确定切入深度,I级为1.5~2.0cm、电圈范围需>碘显示区3mm,Ⅱ级为2.0~2.5mm、电圈范围需>碘显示区5mm;术后行24h抗感染,术后首次月经完后给药辛复宁、每次1粒、每日1次、持续10d。观察组患者则于术前持续用药辛复宁20d,每次1例、晚上阴道给药,其下次月经完后3d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手术操作与对照组相同;术后24h抗感染,首次月经完后再给药辛复宁,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亦相同。

1.3效果判断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6个月后复查结果评价:痊愈提示患者宫颈呈光滑状态,TCT及阴道镜检见上皮内瘤变消失,亦未见新生上皮内瘤变;有效提示患者病变面积缩小幅度≥80%,阴道镜检见病变级别降低,亦未见新生上皮内瘤变;无效提示患者病变存在,未见明显变化,或者随访期间发现病变再次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女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可对其子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作提示,临床上主要是用以反映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子宫颈原位癌等,通常可以细胞改变程度、异型细胞范围分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上目前多以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该症,此术式能够将患者子宫颈处病变组织有效切除,并予以电凝止血;通常患者病情复发时可再次使用该术式治疗,其操作便捷、使用安全,术后患者并发症少[1]。

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素是人体被病毒侵袭后,引起宿主细胞生成的反应物,该物质可以通过细胞释放后起到促其他细胞抗病毒效果,并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通常患者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干扰素后,该药能够与细胞表面特异性膜受体结合,使得细胞增殖得以抑制,并明显改善机体免疫能力[2]。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虽良好,但其对患者病情控制与治疗的远期效果欠佳,患者发生病情复发的几率很大[3]。故提示可于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时,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以此药将患者阴道中、宫颈中的人乳头瘤病毒彻底清除,可使患者临床治愈率提高,并减少或避免了患者术后病情复发。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病情改善明显,其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曾文玲.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04):46-48.

[2]周萍,王沂峰.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Meta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07):546-552.

[3]颜琳,沈健,黄磊,张庆华.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1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