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地区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3
/ 1

临沂地区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现状分析

聂立伟

(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目的:了解临沂地区0~1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现状。方法:选取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596例0~1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带养人根据自己家庭对孩子养育的真实情况填写《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结果:祖辈带养的儿童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较父母带养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婚姻状况和谐的家庭,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大多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父母带养的家庭养育环境优于祖辈,临沂地区内0~1岁婴幼儿的家庭环境及养育方式仍需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临沂;0~1岁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74-02

儿童早期健康的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及长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广泛重视。本研究拟对临沂地区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9月到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0~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发育延迟等。排除标准:早产儿、双胎、多胎、严重新生儿期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等的患儿。

1.2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儿童,经过规范的体检后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的主要带养人阅读、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真实养育情况填写《0~1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家庭养育环境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596份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问卷,男童331名,平均月龄(3.76±1.36)月;女童265名,平均月龄(3.65±1.18)月。不良家庭养育环境儿童42名,一般家庭养育环境345名,良好家庭养育环境209名,其中感知/认知因子在一般环境中比例最高,忽视/限制因子在不良环境及一般环境的检出率较高,见表1。

表1家庭养育环境的总体情况

3.讨论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因为这是儿童神经系统和心理行为发育迅速而关键的时期。本研究多数研究对象家庭养育环境总体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尤其情感温暖及感知/认知方面绝大多数都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这说明随着时代和养育观念的进步,家长都能够为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养育环境。这与赵艳[1]等研究不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此次调查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0~1岁婴儿,这个阶段家长给予孩子高度重视,同时此次调查多数为临沂市区家庭,对儿童早期发展过程尤为重视。

我国育儿方式主要为祖辈带养儿童,父母起辅助作用,这是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2]。何守森等[3]研究显示,父母亲自带养的在神经心理发育各能区以及性格的形成、人际关系处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较祖辈带养的儿童存在较大优势。

本研究中父母婚姻状况和谐家庭,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高;反之,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越高。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养育人和教育者,其教养方式及所营造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的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因此鼓励非父母带养的家庭中主要带养人能积极学习最新养育理念,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临沂地区内0~1岁婴幼儿的家庭环境及养育方式仍需进一步改善。需要在总结此研究的基础上,为家长进行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合理建议,更新育儿理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艳,等.江苏省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10):1538-1540.

[2]岳建宏,王争艳,文娜.从非母亲看护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看中国当前的祖辈看护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38(3):121-127.

[3]何守森.儿童早期养育环境对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6):561-563.

[4]安蕾,张荣娟.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的城乡比较[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9):100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