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黄广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黄广良

黄广良

关键词: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对其处理造成影响的因素

1.1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特征

1.1.1含水量高,空隙大

软土地基和正常的土质对比,其含水量较大,这会使得软土地基空隙更多且更大,这是主要因粉土和软土存在负电荷比较多,而软土地基关键成分就是粉土和软土,当空气与负电荷相接触的时候,粉土易吸收空气当中的水分,从而导致土内的水分和空隙变多。

1.1.2触变、流变性较强

因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故软土的强度和硬度比较低,如果受到外力作用易出现变形。要想于软土地基加以路桥施工,务必需先对软地基进行加固,使其达到路桥施工要求。不然路桥竣工后,若受到较大的外力或是路桥自身重量过大,会导致路桥变形或是坍塌。

1.1.3压缩系数较高

由于软土层空隙太多,使得路桥地基承受外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因其压缩系数比较高,反弹的作用会较强,不会取得良好压实加固的效果。在路桥施工中,如果不对软土地基性质加以改善,则会影响到路桥的稳定性能,减少路桥的使用寿命,对路桥后期养护的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1.2对路桥软土地基处理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若路桥的等级较低,那么需先铺好路基,当路基经沉淀夯实以后,用稳定性比较强的材料对路面加以铺设。若路桥的等级较高,则需选取最合适材料,不仅耐磨与抗腐蚀的能力较高,还应对路面的铺设材料科学合理加以分析,严格管控材料的配比。

1.2.2路堤形状

在路桥的施工中需对安全性加以重视,经建造路堤来有效较低路桥危险系数,这于路桥施工中属于一项关键内容。路堤高度与宽度等的设计对施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若路桥施工遇到软土地基时,需全方位思考路堤的形状,如果路堤的形状太高与太宽,会加强地基的压力。另外,因软土地基容易出现变形、断层、下降等问题,会降低路桥的使用年限。

1.2.3附近环境

路桥附件的环境较为复杂,比如遇到农田、道路长度与弯曲度、及水文的环境等状况,即使表面看与路桥没多大关联,然而因均属于相同的生态环境当中一部分,会给路桥造成相应影响。附近的环境会直接关系到软土地基平稳与否,经对附近的环境加以调查与分析,充分掌握并了解软土地基关键的情况,方可给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

2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2.1强夯法

针对部分碎石土、湿陷性的黄土、粘性土、粉土及砂土,一般选择夯实法来处理,促使地基土强度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此法是使用机械类的设备对软土位置加以夯实,增多夯实的次数,对管控软土地基变形的程度有利,若有必要,应对试验段地基加以处理,探索工程所需夯实的程度,节省时间并有效的使用资源,提升施工的进度。在选择强夯法对软土地基加以处理的时候,应注意对软土附近区域使用加强举措,确保不对附近地基土造成干扰。

2.2排水固结法

对软土地基应用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使用沙井的设备将土壤里的水分排除或是应用加载预压排水,其关键是为了预防路桥后期出现使用蒸发与路面沉降等情况,提升路基压实的程度。

2.2.1塑料排水的固结方法

此排水的方法是主要经利用塑料的排水板对地基加以疏通,使路基土壤水流加速,进而使地基当中的水排放出去。经塑性排水固结方法,能将路基土壤中的水分有效排干净,保证软土路基得到有效处理,这对路桥地基的建设尤为关键,在软土地基处理当中很常见。

2.2.2预压法

此法是主要经重载与堆垛及真空对软土的路基加以预压。超载的预压是于公路的路面上堆起高速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经超载促使路基含水率达至相应负荷,进而对软土地基起到加固作用。堆垛原理和超载的预压原理一致,桩重量需和路面重量一样,路基排水与加固需经施工加以处理。真空的处理方式是直接使用真空泵来泵水,实现软土地基的固结目标。预压是主要使用土工的格栅对土壤韧性加以提升,是设置相应数量杆件,再经相关及时技术加以处理来对路基承载的能力加以提升。

2.2.3砂井固结的方法

此固结的方法是主要就地于土壤当中加以钻孔,再使用砂土快速加以浸出,之后用在孔内填进沙子,对水分加以挤压且使土壤得以固结。针对路桥施工砂井固结属于一个基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这需更多的先进技术加以支持,确保路桥建设的质量。袋装砂井是最常用到的方法,此方法的操作较简便且用到的材料较少,可有效提升路基承载的能力,所以得到广泛应用。砂井固结的方法对软土地基处理尤为关键。

2.2.4电渗排水的固结方法

此方法是主要使用直流的电来引导水流,使得水流能够统一,从而达到固结的作用。但是,因为此方法是主要使用直流电法加以排水固结,于施工当中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在路桥施工当中未得以广泛的运用。在运用电渗排水固结当中,会使得地质出现复杂等多类问题,这就需针对复杂地质的环境与施工当中所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对技术不断加以更新,确保顺利安全开展施工。

2.3换填法

在路桥施工当中,如果软土地质深度比较浅,可使用换填的方法加以处理。此方法主要是于路桥软土地基下,选择稳定性较强材料来充填,提升其抗压的性能,进而提升软土地基承载的能力。这里需特别注意,在结束换填工作以后,需反复加以加固,使得路基软土层有硬垫形成,进而提升路基强度。混凝土施工包含了爆破法与抛石法及埋法。通常抛石法适合在排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使用,因收集石材相对来讲较为简便,在施工当中不需加以其它的处理,所以用到的比较多。若是路面土层比较脆弱,那么不适合应用此方法。首先可将路基水体排出去,再使用地下填埋的方法加以处理。一般相关的施工工作者在灌装当中,应按照实际需求选择路桥建设环境且保证排除不合格土壤,对填充的材料加以严格检验,确保路基质量与安全。

2.4高压喷射注浆的方法

在路桥的施工当中,针对黏性土与含水较多的淤泥、黄土及土体的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土质通常是选择使用高压喷枪把水泥浆或是粉煤灰浆等来加固软土地基,应首先将孔深度打好,其深度是主要根据土层软弱的程度来确定,在对软土地基当中的孔加以注浆的时候.应选择持续旋转喷射的方法,一直到圆柱体桩形成为止,把桩体和衬垫层的中间土层加以结合,从而成为复合式的地基.进而使软土地基承载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此方法主要的优点就是施工操作及工艺较为简便且施工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使工程的造价成本得以有效节省。

3结语

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具有很大影响,不但阻碍了地基工程正常开展,而且还对路桥使用的性能造成影响。所以在路桥施工当中务必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根据实际地质的环境与工程状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强化路基安全、稳定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王均福.公路路桥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的思考[J].中国设备工程,2018(05):185-186.

[2]钱永杰.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发展导向,2017(0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