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析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影响

于歌

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鞍山市114031

摘要:人们正常生活的开展不能没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同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水这一重要物质。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仅仅看重经济发展的快慢,进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长期以往就对稀缺的水资源进一步造成了污染威胁,也就导致了现如今水污染问题如此严重。水污染对生态环境非常不友好,破坏了生态平衡不说,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前进的脚步。近几年以来,国家开始关注并重视水资源问题,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环境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完善办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办法来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水资源;水环境;影响

1、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的详细描述,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只要我们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工作的开展,那么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将会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人们能够放心使用的水资源也逐渐增多。因此,就水土保持措施如何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资源与水环境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

1.1、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使农林牧副渔业得到全面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够缺少水,同时牲畜与农作物也是十分依赖水资源的。然而由于前些年对于工业的过分放纵,导致对其排放的污染物置之不理,使得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污染,工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废品随意丢弃在河道中,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被严重污染,也就从侧面造成了我国的水资源更加稀少的尴尬局面。水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土壤的水分大量散失,对于农业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办法,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散失,从而帮助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1.2、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

河道中的泥土、沙土大量堆积会对河流的顺畅流通造成困扰,堆积情况严重的话将会导致河水断流的情况,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其他生物的日常饮水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在此时开展水土保持措施办法,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提升水土的水分含量,植物也就能够在上面生长发育,植被增多,空气质量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土壤沙漠化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长期以往,这样的一个有利循环将会使得河道中的泥沙越来越少,河水流量增大,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福音。

1.3、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加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提升土壤的渗水速率,这样土壤的湿度就能够大大提升。据有关研究统计,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让土壤的湿度提升25%—50%,足够湿润的土地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而农作物良好的生长又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进一步促进水土保持作用,改善土壤的土质,使土壤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保土作用、保水作用,提高整个农田的抗旱能力。

2、我国水资源及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不足

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说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虽然淡水总量比较大,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是世界上主要的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其中也不乏浪费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水资源不足,浪费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业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而我国工业用水量也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回收率却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资源是会枯竭的,如果现在仅有的自我净化功能和维持生态平衡功能都被人们破坏,那么水资源枯竭的速度只会加快,现在所有的数据都表明水资源正朝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2、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资源污染问题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我国工业生产中也十分常见,而且工业污染是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些企业只顾自己的短期利益,而看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他们会直接把危害性极强的污染物排入江河湖中,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不仅会使水资源富营养化,还会破坏生态平衡,一旦人们饮用了富含有毒物质的水,身体健康也将受到威胁,最终危害的是人类自身。另外对于受到污染的江河湖水,政府与企业也不及时治理,导致受到污染的水资源面积越来越广。

2.3、水土流失现象严峻

在某河流区域内,如果该区域遭受到持续的降雨和暴雨,会导致该地的森林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又大,没有了树木的阻挡,一些土壤就被河水冲刷,这时候的水土资源已失去了保护的能力,就形成了水土流失。据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土流失多发地为一些山区,丘陵地区,我国又是个多山的国家,这些都是水土流失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再加上一些人为的破坏,如人们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或者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修路、采矿等都会破坏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现象带来的危害也是是巨大的,它会使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土壤多种营养成分的流失,肥力下降,粮食作物便不能生长,降低中国的农业生产量,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损失。

3、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3.1、农业技术措施

目前,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就是结合现阶段的农耕技术,改变土地皮面的地形、加强土壤抗腐蚀能力及增强植被的覆盖面积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保证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现阶段,可以通过加强水分的深入时间,可以加强土壤的保水增肥能力,有效的保持土壤的含水量和肥力。

3.2、林草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技术的主要措施就是使用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的技术进行水土保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其中维护土地生产力是水土保持的一种主要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种草育草等;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种草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抓附能力,避免土壤的表面受到雨水的冲刷和侵蚀,有效的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3.3、工程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就是水土保持工程,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改变地形,如坡改梯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拦截流经的水土,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改变现阶段农业的生产技术及条件,同时使用水、光、温等资源,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或者减少水土流失,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包括治坡工程,如各类鱼鳞坑、水平沟、台地、梯田等;治沟工程,如沟头防护、拦沙坝、淤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水窖、水池等。

综上所述,在加强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的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存在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侵害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很大限制,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此加以解决,从而积极改善水环境,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提高国民经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德文.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监测与公共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06):131-136.

[2]王治国,张超,王春红.关于我国水土保持顶层设计若干重要关系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05):145-150.

[3]彭珂珊.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05):58-69.

[4]刘国彬,赵广举,王国梁,安韶山.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J].科技导报,2016,34(17):89-93.

[5]胡波,龚磊,张平仓,江民,蔡道明,聂文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6(0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