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陶瓷砖行业及质量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易门县陶瓷砖行业及质量状况分析

朱砚儒宋谊

玉溪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玉溪651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陶瓷砖在玉溪市易门县的发展状况,从多次玉溪市监督抽查和生产企业委托检验的结果,分析了该产品的质量状况和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对指导企业生产和控制关键技术环节有所助益。

关键词:陶瓷砖;质量分析;解决措施

陶瓷砖是由粘土、长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板状或块状建筑陶瓷制品。陶瓷砖是用于建筑物内外装饰和保护墙面及地面的陶瓷制品,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装修材料。

易门县陶瓷砖行业总体状况

目前易门县共有陶瓷砖生产企业12家。云南省陶瓷产业80%以上集中在易门县,2010年易门县墙地砖产量为2184万平方米,全县陶瓷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5%,解决了8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易门县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2007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易门县为“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荣誉称号;2009年,云南省科技厅又授予易门县“云南省易门县陶瓷高新技术陶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并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

易门县陶瓷砖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目前主要生产中低档的地砖、墙砖和卫生陶瓷洁具,产品主要销往全省各地。易门县陶瓷行业方兴未艾,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取得出色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易门县陶瓷砖行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产品档次低,使得企业陷入低价竞争,从而无力进行有关节能、环保等的必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绝大部分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档次低等问题,导致易门县陶瓷砖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不稳定,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易门县陶瓷砖整体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产品质量状况

依据国家标准GB/T4100-2015《陶瓷砖》和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来看,易门县陶瓷砖质量虽稳步提升,但质量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从多次玉溪市监督抽查和企业委托检验结果分析发现,不合格产品主要涉及到尺寸、吸水率、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包装标识等几个方面等检测项目。下面就对这些项目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

1尺寸偏差大

尺寸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厚度不达标。陶瓷砖过厚、过薄的情况都存在,以过薄的情况居多。部分企业投资规模小、经营状况堪忧,为节约成本,削减原料用量;部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无力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为使产品的力学性能达标,对产品进行加厚。过厚、过薄的产品的包装标注均未进行相应调整,导致产品包装上标注厚度与产品实际厚度存在较大差距,而检测过程中则以产品包装所标注的规格为准。另外还有部分产品存在表面不平整的状况,或因原料配比不合理,原料成分、成型水分失控,模具尺寸不准确,造成砖坯在干燥、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大:再者出厂检验把关不严,出厂检验流于形式。

2吸水率不达标

根据我国瓷砖国家检测标准规定,陶瓷砖依据吸水率不同,分为瓷质砖(吸水率E≤0.5%)、细炻瓷砖(吸水率3%≤E≤6%)、炻质砖(吸水率6%≤E≤10%)、陶质砖(吸水率为10%以上)等。与通常的吸水率超标情况不同的是,易门县生产的各类陶瓷砖除瓷质砖质量稳定外,其他各类陶瓷砖的吸水率过小,不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瓷质砖由于技术要求高,投资也相应较大。易门县能够生产瓷质砖的企业不多,无一例外都是当地生产规模大、经济效应好、技术实力强的企业,瓷质砖的吸水率不存在问题。而其它类型的陶瓷砖吸水率小的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2.1进厂原料质量不稳定

易门县的瓷土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使用,现已几近枯竭,剩余储备已不足以支持企业的生产。为继续生产,当地生产企业都从外地采购原料。原料产地不一,原料更换频繁,造成了进厂原料质量波动大,进而引起配方的改变,导致产品吸水率的波动。

2.2成形压力的变化

压机的成形压力,特别是最大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坯体致密度变化,导致产品吸水率的波动,因此选用适宜不变的成形压力尤为重要。

2.3烧成温度的波动

窑炉的烧成均匀性是产品品质和一致性的基本保证,在烧成过程中,窑炉烧成温度变化及窑炉温差,会影响坯体的烧结程度,进而影响产品吸水率。

3破换强度和断裂模数偏低

3.1材质的影响

一般而言硅灰石、透辉石、透闪石质的坯体无论生坯还是成品强度均较粘土质、滑石等类型的坯体强度要高。叶腊石质坯体比粘土质坯体强度高得多。

3.2坯料制备的影响

坯料颗粒越细,其表面能及活性就越高,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就越充分,所需烧成时间及温度就越低。喷雾干燥的粉料因其颗粒趋圆形,流动性好,压制出的生坯较干碾造粒的粉料压制的生坯密度更均匀,强度更好。

3.3坯体成形压力的影响

坯体所受成形压力是坯体能否达到一定致密度的重要因素,实验表明成形压力越大,无论是素坯还是成品的强度也大,故大吨位压机压制的生坏密度高,强度也好。

3.4烧成制度的影响

烧成制度一般有低温慢烧和高温快烧。研究表明较高温度强制烧结的素坯及釉砖平均强度高于低温慢烧的产品,因此提高烧成温度可提高产品的强度。

4包装标识不规范

包装标识是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明示产品真实质量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信息、指导消费者选购商品和正确使用产品的重要依据。易门县陶瓷砖产品包装标识不规范的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规格信息不全。规范的产品规格表示应该是“长×宽×厚”,部分产品只标明了长和宽,未标明具体厚度;二是生产厂家、生产地址信息模糊甚至错误。易门县陶瓷企业多是外省陶瓷企业在云南的分厂,为扩大销量,生产企业在产品的外包装打上其外省的厂名和厂址,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注明了正确的地址及生产厂家的企业不多,部分企业还存在字迹较小且标注位置不明显等问题;三是部分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实,影响感观。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陶瓷砖的质量指标出现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可能产生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针对产生的原因,应该从用料、生产环节、出厂检验等多个方面协同入手解决。

1稳定坯用原料矿源,严格控制进厂原料的质量。对于粉料各项性能参数(颗粒组成、含水率、容重、流动性)均应严格控制。

2控制好粉料的含水率及颗粒级配,并注意粉料陈腐时间,做到成形时粉料水份分布均匀,颗粒级配适宜。

3控制好压形操作过程和加压压力,尽量使加压过程中模腔内气体及时顺畅地排出。

4控制好坯体干燥的各项参数:干燥速度、干燥温度、干燥坯体含水率(上下限)、坯体出干燥器温度。

5制定各相应成形参数,并严格执行之。对成形设备及模具加强维修保养,不合格模具应及时更换。

6烧成周期与温度应严守一致。

7注意工业卫生,及时清理窑内积坯避免有机杂质混入坯料内。

8经常检查维修有关成形设备,确保其运转正常。

9在产品检验工作中对产品品进行包装标识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包装标识,轻则需要进行技术整改处理,重则可能对整批产品进行退货或销毁处理,将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我们在检验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对企业的宣贯与服务工作。

四、总结

总体来看,大中型企业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加之严格地管理,使得陶瓷砖质量较为稳定;部分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技术实力薄弱,所以产品质量不稳定,常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由此,易门县陶瓷砖企业应该朝着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改进企业设备,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