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在静脉导管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在静脉导管中的效果分析

黄艳华朱艳娇刘黔蜀

黄艳华朱艳娇刘黔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在静脉导管形成正压的效果。方法:挑选2015年1月在我院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观察组,挑选同时间在我院3年以下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对照组,由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分别使用正压接头和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对体外留置针进行封管,比较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的合格率及两种方式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封管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进行封管的合格率高于采用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训练能提高其封管的合格率,使用正压接头封管的合格率比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高,推荐临床使用正压接头对静脉导管的留置针进行封管。

【关键词】正压接头;人工正压封管;静脉导管;合格率【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270-01

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用。有资料显示,80%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为静脉输液,手术患者或者危急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多通路的静脉输液【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种类的静脉导管,如外周静脉及中心静脉导管。静脉导管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护士及患者带来很多有利的帮助,如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药物的外渗等【2】,但同时,静脉导管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如会引起患者的并发症等,但临床护理人员对留置针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对患者的一些并发症进行避免。笔者就两种封管方式的合格率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挑选2015年1月在我院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挑选同时间在我院3年以下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5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由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分别进行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和使用正压接头对留置针的封管操作。

1.2方法在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和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前,对其讲解两种方法封管的操作要点,允许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练习一次。

1.2.1正压接头将留置针与正压接头连接,然后将装有10ml0.9%的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正压接头,对其进行冲管,在剩余3ml生理盐水时,需要注意,在完成推注的瞬间,将其与正压接头分离。

1.2.2人工正压将普通的头皮针与10ml的注射器连接,将里面的空气排尽,然后将头皮针在留置针的肝素帽端刺入,进行冲管操作,取下10ml的注射器,更换为5ml的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再将剩余的0.5ml肝素生理盐水推注同时将头皮针及针尖拔出,置于留置针的肝素帽内,进行正压封管。

1.3评价指标比较观察组护士及对照组护士的合格率及两种方式的合格率。

评价标准:观察留置针与注射器分离时留置针的针尖悬挂的小水滴。

如果留置针的针体内充满了液体,则可判定为合格,即为达到正压的标准,如果留置针的针体内没有充满液体,则可判定为不合格,即未达到正压的标准。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用%表示合格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从上表看出,观察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及人工正压的封管合格率分别为96.00%、6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及人工正压的封管合格率分别为为86.00%、2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士与对照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的封管合格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使用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总体而言,观察组护士的封管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使用正压接头封管的合格率高于人工正压封管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在静脉导管的留置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其中血栓因素、非血栓因素、机械因素等均是导致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3】。

通过对导管进行冲管封管,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临床护士掌握封管技术十分重要。

采用人工正压对静脉导管进行封管的合格率较低,还可能会引起患者的静脉回血【4】。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观察组的护士还是对照组的护士,人工正压封管的合格率均低于使用正压接头封管。

使用正压接头对静脉导管进行封管的合格率较高【5】。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观察组的护士还是对照组的护士,使用正压接头封管的合格率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

经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观察组护士的封管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士,说明封管的合格率与护士的临床经验有关,临床要提高静脉导管的合格率,需要对各级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

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新护士的封管训练,在进行静脉导管封管时,应使用正压接头进行,提高封管的合格率。

参考文献:[1]黄瑞香.使用正压接头与人工正压封管操作在静脉导管形成正压效果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59-160.[2]李柳英,徐映君,曾漫瑜,潘风华,钟华荪.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试验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19):1756-1757.[3]孙晶.正压留置针两种封管方式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4.[4]朱树静.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5(12):4-7.[5]李柳英.正压封管效果的实验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