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浅析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

李生旺

李生旺青海省平安区文化馆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就要加大文化活动辅导培训力度。本文拟通过论述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和作用,对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具体对策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普及提高

0.引言

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丰富完善最广大人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与精神需求的增长,群众文化活动正不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了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相关文化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切实进行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在提高人们文化活动水平的基础上在全社会普及优秀的群众文化。

1.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和作用

群众文化辅导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群众文化辅导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是党和国家进行先进文化、思想精神宣传传播的重要载体,政府相关机构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文化素养和精神内在追求,另一方面,群众文化的繁荣昌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其次,群众文化辅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城镇居民文化活动与农村人民文化活动,而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恰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短板,通过科学有效地开展符合农村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接受能力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后,群众文化辅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团结。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精神能够促进群众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具体开展文化活动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发展[1]。

2.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具体对策

2.1活动场地服务辅导培训的普及与提高。

(1)活动场地服务辅导培训的普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文化普及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文化部门应及时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为群众提供能够有效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2]。当前群众活动主要分为政府引导性活动和群众自发性活动两方面,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普及任务的核心在于政府引导性活动。以目前层出不穷的文化艺术展览馆、活动中心为例,这些场地基本上都是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大量群众涌入展览馆、活动中心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由于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团队人数越来越多,参与活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就直接造成了日益增长的群众团体活动需求与排练场地、设备资源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因而,展览馆和活动中心应当及时进行服务方法优化改革,通过对整个服务团队的业务和管理进行有效的辅导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者的团队素养和服务水平,从而充分发挥活动场地的文化活动职能,满足群众活动需求。

(2)活动场地服务辅导培训的提高。提高团队服务水平主要是针对展览馆、活动中心等固定活动场地而言,提高辅导培训能力,就要求相关服务团队综合考虑固定活动场地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对本场地的文化活动进行创新性改良,适时推出一些具有本场地特点与优势的精品活动,将其打造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品牌性活动,在有效吸引大量活动参与者的同时实现文化活动的社会公益性与艺术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2.2基层文化活动辅导培训的普及与提高

(1)基层文化活动辅导培训的普及。由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工作不仅仅是相关文化知识的普及,同时还有活动场地、活动范围等多方面的普及[3]。具体来说,文化部门不仅在加强特定文化活动场地的服务工作,同时可以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范围扩大到基层,利用社会基层各种设施条件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同时,群体文化工作者在辅导培训时,应当多吸取基层群众活动的有益经验,大力吸收和培养基层文化工作人才,将基层必要文化知识技能与广大人民的接受能力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推动基层文化活动场地的开拓创新发展。

(2)基层文化活动辅导培训的提高。提高基层文化活动辅导培训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的素养。群众文化队伍主要由群众文化专业人员和业余骨干组成,他们是社会主义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促进社会主义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4]。提高队伍素养,就要从专业人员和业余骨干两方面同时着手。专业人员是群众文化队伍的领军人物与核心,这就要求专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将文化鉴赏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指导整个文化队伍持续稳定发展。业余骨干是群众文化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余骨干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就要不断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群众文化队伍思想建设与活动制定的正确方向。

3.结语

群众精神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枝干,要切实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进行、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就必须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力度,在群众范围内普及科学的群众文化理念与加强自我培训能力的意识,切实提高文化部门的辅导培训水平,从而最终提高群众整体的审美品位与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试论在新形式下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的工作途径[J].青年文学家,2011,5(21):66-67.

[2]许永凤,戚芸.文化馆与群众文化[J].剧作家,2012,2(03):41-42.

[3]廖奇芳.新时期文化馆工作的思路[J].南方论刊,2013,1(02):112-113.

[4]陈鑫.回归本体是群众文化创新的根本[J].群文天地,2011,2(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