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型仪在献血者血液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全自动血型仪在献血者血液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许守广黄文杰(通讯作者)孙海英

(扬州市中心血站江苏扬州225012)

【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实验室血型检测中的应用,提高血液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方法:通过对10715份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检测,分析比较血型检测中自动化设备使用的意义。结果:10715例标本经全自动血型仪检测,正反定型符合10689例,符合率99.76%(10689/10715)。53例Rh阴性标本经送检确认均为阴性,确认符合率100%。结论:自动化血型仪的引进是解决血站实验室大规模检测ABO正反血型、Rh、不规则抗筛选,真正有效地从样本加样到结果输出,有效避免实验人员主观视觉疲劳,导致血型判读错误,是实验室确保血型检测准确率与实验原始结果溯源保证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血型仪;献血者;血型检测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52-01

依据血站法律法规质量标准[1]关于血站提供安全血液相关规定要求血液血型检测项目:(1)ABO血型正确定型(2)RhD血型正确定型,探讨血液血型检测方法学,如何保障血站提供血液血型检测准确率100%是血站实验室质量目标之一,按照试剂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的规定:血型筛查常用方法有平板法和微板法、血型鉴定常用试管法和微板法。笔者根据上述规定和本血站业务流程特点,在引进全自动血型检测仪基础上,采用微板法进行血液血型ABO的正、反向定型、RhD的正向定型、并且进行血浆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充分保证血型准确率的前提下同时大幅度提高血型检测效率。现就检测模式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10715份样本来源于2017年4月~7月份扬州市区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周岁,均符合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标准,标本采用EDTAK2真空采血管抗凝。

1.2试剂与方法

单克隆抗-A、抗-B(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61017);ABO标准红细胞(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75312)、抗Rh(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61813),采用微板法进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不规则抗体检测。

1.3主要仪器

Hemotype(汉泰)全自动血型仪(意大利G.S.G公司),由北京汉泰旭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引进;

1.4方法

1.4.1采用全自动血型仪进行样本的加样、试剂分配、振荡、离心、振荡、判读、结果输出,检测项目分别为ABO正反向定型、Rh定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每份样本需要6孔:分别为A、B、O标准红细胞,抗-A、抗-B、抗-D标准血清,每块U型微型板96孔可同时检测16份样本,仪器支持连续加样,检测速度达150份/小时。

1.4.2对于检测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O细胞凝集、Rh阴性的检测样本,采取送交本站血型研究室进行进一步确认鉴定。

2.结果

2.110715例标本经全自动血型仪检测,正反定型符合10689例,符合率99.76%(10689/10715)。26例正反定型不符经送检鉴定,结果为抗原抗体减弱13例、亚型8例、冷凝集4例、标本污染1例。

2.253例Rh阴性标本经送检血型研究室确认及血清学分型ccdee26例,Ccdee23例,CCdee2例,CcdEe1例,ccdEe1例。O细胞凝集4例,送检血型研究室进一步鉴定为2例为冷凝集、2例为不规则抗体(抗E、抗c各一例)。

3.讨论

全自动化血型仪的引进是解决目前实验室尤其是血站实验室大规模检测ABO正反血型、Rh、不规则抗筛选,真正有效地从样本加样到结果输出,有效避免实验人员主观视觉疲劳,导致血型判读错误,是实验室确保血型检测准确率与实验原始结果溯源保证有效的方法之一。

血型仪自动化检测的主要特点与优点:(1)全自动化操作处理真正实现从样本添加、试剂分配、振荡离心、结果扫描判读、输出与图像保存一体化流程,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在大批量手工检测血型过程中,操作环节交叉污染、人为出错的风险;(2)专业成熟的CCD成像技术,实现底部扫描成像,形成清晰的实验结果彩色照片,同时支持原始图像数据保存,便于实验结果的复核和跟踪追溯,其结果不受脂血、溶血的影响;(3)支持多种振荡方式,可实现快速振荡和敲击振荡,保证弱凝集微小凝集颗粒再次聚集至中央凝集点,以达到充分凝集的效果,针对特殊的亚型检测筛选和弱凝集有特殊意义;(4)选用一次性微孔板,无需洗板,避免潜在感染风险和实验室污染问题。

通过以上检测结果证明,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其结果准确率和性能效率符合血站血型检测质量目标,确保了血液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医发颁布.

[2]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