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辅助音乐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老年抑郁症辅助音乐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胡娟刘斌董树婉陈霞

胡娟刘斌董树婉陈霞通讯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通讯作者:陈霞(1977-),女,本科,河南,新医大一附院心理医学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理护理及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为明确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辅助治疗效果,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1995年1月至2012年8月发表在PUBMED,MEDLINE,CNKI,万方等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中有关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辅助治疗的研究,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均中文),共涉及研究人数463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辅以音乐疗法组(观察组),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论老年抑郁症采用药物治疗配合音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关键词】音乐治疗;老年抑郁症;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R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49-01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1].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情感或心境改变为特征,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类精神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国外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对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进行音乐治疗,调查分析其作用,报道如下.音乐治疗作为调节人心理状态的手段之一,是必不可少的.音乐通过听觉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产生调节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作用改善人的情感活动,引导精神心理状态,调节情绪行为和情绪体验,缓解抑郁和焦虑[2].本研究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后为临床采用音乐治疗抑郁症提供更为客观可靠的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

1.1.1研究类型:所有可查到的公开发表的关于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1.1.2研究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18分;患者及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自杀、自伤行为者;严重躯体疾病、酒精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排除标准:①重复报道或综述;②不能提供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症辅助治疗效果数据的试验.

1.1.3评价指标:用HAMD、SDS量表进行测评;HAMD的评定由接诊医师或者专业量表评定人员通过与患者交流和观察,从客观上反映患者的抑郁程度;SDS主要是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感受.疗效判定:HAMD减分率≥75%为治愈,≥50%为显效;≥25%为改善.1.1.4干预措施:采用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辅助治疗.1.2文献检索:根据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包括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检索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词为音乐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1.2.1电子检索:MEDLINE(1995年1月-2012年8月);PUBMED(1995年1月-2012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1.2.2手工检索:为了更广泛的收集合格的RCT,手工检索专业期刊杂志?临床医学学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阅读标题和文摘后确定是否该纳入,并与电子检索核对,避免重复纳入.1.3资料筛选和质量评价:文献质量评价通过以下标准:①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合适,包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②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是否恰当;③样本量大小如何;④是否所有重要的临床结局均加以考虑;⑤有无测量偏倚,有无调查者偏倚和被调查者偏倚;⑥衡量指标的先进性、准确性及可靠性、重复性如何;⑦结局指标是否合适、客观,随访时间是否充足;⑧不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即重复性如何.1.4数据提取: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纳入试验并按事先设计的信息表提取信息,内容包括杂志、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干预措施、失访人数及结局指标.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研究者意见解决.

1.5统计学处理:采用RevMan5.1对所提取的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来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来分析.均采用95%的可信区间(95%CI)表示所有的评价效应,同质性分析采用x2检验,具有同质性(P≥0.1、I2≤50%)的采用固定效应的Meta分析,异质性(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的Meta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4个研究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各研究对纳入对象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治疗时间、预后评价指标等因素进行了描述,有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4篇文献对分组方法及分组标准作了具体描述,RevMan5.0软件绘制漏斗图(图2),分布近似对称,发表偏倚较小.3讨论

3.1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抑郁症采用药物治疗配合音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表明音乐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它能调节情绪、改善人的心情并且增进人际交往,音乐治疗使患者的内心的抑郁情绪得到改善.3.2老年期抑郁的患者多有孤独感,而音乐是改善这种状况的良好方式,通过实施音乐治疗,使患者的内心得到安抚,治疗效果更好.3.3音乐往往可以引起某种意境,使人容易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良好的音乐刺激可直接作用大脑的边缘系统、网状结构、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产生调节抑郁症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作用,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头痛、胸闷、心慌、失眠等症状[3].参考文献[1]GredenJF.Theburdenofdiseasefor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JClinPsychiatry,2001,62Suppl16:26-31.[2]王新玲.音乐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6):280[3]范欣生.音乐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