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供电企业配网安全管理和反事故措施

/ 2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配网安全管理和反事故措施

于洋赵明刚

国网乌恰县供电公司

一、前言

配网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公司的形象,关系到配网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关系到配网管理的直接水平。配网能否安全,是否高效运作是摆在配网运行维护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配网安全管理

(一)增强和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一是开展配网改造,增加配网电源点,采用环网供电的方式,提高配网环网率和转供电能力,确保满足"N-1"的安全运行要求。二是提高配网网线路电缆化、绝缘化率。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负荷密度的提高,在架空线路通道受限制情况下,解决城镇中心的高负荷密度地区供电的途径不能只靠增加导线截面,此时应采用电缆供电,确保可靠供电和安全供电。三是增加公用变压器布点,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减短农村地区低压供电半径,保障农村低压用电安全。

(二)重点抓好三个体系一个机制的建设

一是全面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学习、制定电网、设备、作业风险评估方法,为全面实施电网、设备、作业风险提供技术支持。抓好应用的关键环节,包括抓电网、设备、作业风险评估、发布、预防、控制的闭环管理;抓工作标准与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抓未遂、违章、异常事件,关口前移。二是全力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水平。建立应急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工作职责和任务,实施突发事件分级分层管理,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成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建成"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专业应急队抢修、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费保障队伍;建立完善预防、预报、预警"三预体系"和联动机制,形成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沟通渠道,实现应急管理资源、信息的互通。三是构筑高效的安全监察体系。完善安全监察网络,建立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监察机构,监察层次分明,真正做到凡事有人监督。长期开展监察人员的培训,保证安全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做到能监察,会监察,监察有效。提升安全监察方法及手段,利用现化科学技术,改变安全监察手段,加强人身安全管理,防范人身事故。

(三)突出抓好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是抓好工作负责人等安全责任人的管理,每年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进行安规培训和考试。对外单位安全责任人在做好培训和考试的同时,要每年进行一次资质审查,确保安全责任人能够满足和胜任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二是抓施工方案的审批和监督,每项工作开工前,应制定包含工程概况、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用户备用电源情况等内容的施工方案,并由项目管理部门、生技、安监、调度等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后,方可进行实施。三是严格执行两票和安规,作业前必须正确办理工作票、操作票和派工单等有关票据,严禁无票工作和搭车作业。

四是加强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安全监察人员要经常对作业现场进行突击检查,关注作业现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施工工具用具、安全工器具使用情况、现场作业违章情况和施工方案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配电网反事故处理措施

(一)针对社会环境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1.防树障和建筑施工导致配电网故障

一是开展电力实施保护宣传,让老百姓认识和了解电力实施保护的重要性,争取得到群众的支持。二是加强与政府沟通,如加强与发改、建设、规划、环保等政府部门沟通,依靠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杜绝违章建设、违章开发对电力设施的影响。

三是增加树障清理的资金投入和巡视防范。

2.防外力破坏和人为破坏

一是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外力破坏,如:对公路边沿电杆,涂刷距地1m高红白相间的夜间反光警示标志;对易被车辆撞击的电杆底部修筑堡坎,并涂刷夜间反光警示标志;对城区、农村、学校周围及公路边的拉线,安装警示管。跨越公路的1OkV线路最低点对地距离不低于7m,低压线路最低点对地距离不低于6m。跨越高速公路,设置独立耐张段外,采用截面大的,带有钢芯铝绞线或绝缘线等。二是加强巡视,严禁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建筑施工作业。1~10kV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m,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一旦发现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法施工,应立即制止。必要时,可以切断其施工电源,同时向地方安监部门、城管部门汇报,及时制止违法施工行为。三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外邻近电力设施附近施工作业,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明确安全要求和安全责任,并检查施工挖掘过程中,是否危及杆塔基础的稳固等。在施工期间,缩短巡视周期,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必要时,现场派人驻守监督。

3.防盗窃配电网设施

(1)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相关机制。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加强与基层单位、一线员工的信息交流,了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多发区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2)采取必要的组织和技术措施防范盗窃电力设施。经常开展夜间巡检,防止不法分子在夜间盗窃电力设施。在偏僻地区的配电变压器加装防盗锁,将配电变压器底座与槽钢焊接等。

(3)加强与外单位联动。借助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防范破坏电力设施。如联合公安、工商和交通部门,通过与公安部门配合,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严惩破坏电力设施的不法分子,查处收购、出售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单位和个人,查处违法收购盗窃电力设施的废品收购点等。加强与交通部门、交警部门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防止车辆触碰电力线路、杆塔等。

(4)开展群众联防,设置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防止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

(二)运行管理方面

在运行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巡视维护及消缺两项工作。巡视维护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天气、季节特点,每月度制定巡视计划,落实责任人,确保巡视到位。巡查发现的缺陷或隐患,应设专人进行分析归类,按先急后缓、是否需要停电等的条件制定计划,落实消缺工作。同时,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网管理办法和奖惩规定,充分调动巡检人员的积极性。鉴于目前沿海地区管理工作已普遍微机化,建议编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巡视消缺工作的闭环管理,以便对缺陷进行刷新记录和汇总分析,同时实现责任考核等功能。

四、结语

配网的安全管理是涉及多方面的管理,管理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县级供电企业的效益和安全生产。加强配网的安全管理应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供电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较大程度的保障,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得到更好的维护,亦有利于供电企业客户的进一步拓展,使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持。我们要以南网方略统揽全局,加强安全生产,使"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