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

何新宝

何新宝(新疆兵团十四师水利工程管理处)

摘要: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水利行业特性密切相关,是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在充分肯定我国水利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公益性

0引言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受到干扰,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非常重要和紧迫。水利工程管理有了顺畅的体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期以来水管单位积淀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矛盾越来越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水管单位定位不准、性质不明水管单位缺乏科学的定位和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单位内部长期事企不分,公益性部分运行管理经费没有得到财政应当给予的合理补偿,经营性部分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1.2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各级财政对公益性工程的管理经费没有建立稳定的、有制度保障的拨款政策,大量公益性支出财政没有承担。由于水利工程设施公益性耗费补偿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多数工程设施处于维持状态,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水利工程带病运行。

1.3机构臃肿、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水管单位人员超编严重,管理单位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十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1.4管理关系不顺、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一些水利工程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没有形成按流域、水系统一管理的格局,从而造成管理职责不明确,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1.5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机制不活工程管理粗放,管理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导致管理成本高。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做法,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6水价标准低,水费征收困难水费是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水价能否达到成本和水费征收到位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价偏低;水费收取率低,农业水费收取环节多,搭车收费、截留现象严重。

2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历史原因多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国家长期包办,“等、靠、要”观念严重,“大锅饭”积习甚深。水利的特殊战略地位使得水利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其职能也相应地被界定在进行公益性生产,特别是为农业服务的范畴内。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出现大量弊端和误区,对准公益性性工程中经营性部分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探索实践还不够深入。

2.2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重建轻管”的思想,使建设管理者不能长远考虑自己的工程管理行为,某些地方对现有水利工程的挖潜改造和强化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投入多,运行维护投入少,财政拨款资金又远远不能满足运行维护所需费用。

2.3制度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①财政制度的原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国家财政投资主要用于了水利基本建设,公益性水利工程所提供的公益服务应该由各级财政来负担,但运行管理经费的补偿没有形成稳定的来源渠道;②市场准入门槛高,对于兼有经营性质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缺乏市场准入政策,加之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管理的单一,投融资渠窄。

2.4水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展开。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开展水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珍惜和充分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水法》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在实践中,对水资源管理多以行政权代替所有权管理,导致水资源管理中重视资源公益作用的发挥而忽视资源经济价值的实现。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配置资源,形成“资源无价”和福利用水,导致水资源的无偿开发与低效利用,一方面使水资源供求矛盾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造成用水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最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制约因素。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3.1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水管单位多种经营,是指水管单位在搞好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依托自身水土资源和优势开展种植、养殖、旅游、餐饮、施工、技术服务等生产性经营性活动。水管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的优点实事求是的开展多种经营,思路要清晰、重点要明确。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的思路要遵循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壮大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水管单位进行经营行活动管理要规范化;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水管单位要对多种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投资效益;要加强财务管理,对多种经营独立核算、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水管单位要深化内部改革,实行单位内部企、事分开。多种经营项目要建立现代企业制管理机制,条件成熟时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制多种形式融资,搞活生产和经营。

3.2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分流的人员,水管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广开渠道、吸纳安置部分分流人员。人员分流要立足内部消化,利用多种经营解决就业问题。进行内部消化时,首先对于经营性企业的法人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吸纳分流人员。其次,参加社会保险时,争取一些优惠政策。对于那些具有自谋出路能力和意愿的职工,给与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参照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办法和相关的国务院精神,可以对利用“三产”进行创业的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市场。同时,要根据有关法规进行明确资产划分和重组,依法办理相关的资产转移、产权登记手续。

3.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初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呈现出诸多的弊端,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普遍存在对水利工程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条件下,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出现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加强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会不断加强,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斌.基于项目治理理论的公益性水利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体制研究[J].河海大学.2007年.

[2]王亮东.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与管理绩效评价[J].河海大学.2006年.

[3]汪斌,朱延琴编.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治理初探.载.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