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护理心理研究进展

何海燕苟丽萍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内三科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心理学的现状,找出提高护理心理效果的方法。方法:对目前护理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分析护理人员护理心理水平不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提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护理心理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应帮助护理人员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培养起乐观向上的精神,帮助患者积极地接受治疗,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结论:护理管理工作应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掌握心理健康的调节方法,这样才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护理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和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也愈加广泛,现代医学中治病不仅仅是医治好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是要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与精力。近几年,我国医学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从原有的偏向身体因素开始逐渐转变为偏向心理因素,更多的是让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从心理上获得满足和舒适。虽然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已经意识到开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心理护理效果。

1护理心理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心理护理现状来看,单纯的心理学意义方面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还很少,属于心理学工作人员范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逐渐被融入综合医院、精神病院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如今无论是哪一种人,只要阅读了几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就可以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了,长此以往,自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也得不到发展[1]。

2护理心理方法

2.1营造环境

环境会对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而整洁、舒适的环境会使人的心情十分愉悦,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也十分有利。医院中的环境是指病房环境,病房环境包括着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是指病房中的颜色、温度、湿度、布局等等,人文环境包括着病人数量、病情、病人间的关系、医患及护患关系等等,总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严重程度等为患者创造舒适、整洁的物理环境,以及轻松、愉悦的人文环境[2]。

2.2满足需求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而疾病往往会使患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患者也就会因为一些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无法被满足而有紧张、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若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能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那么就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以愉快地心情来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

2.3信息提供

从心理学方面来看,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归根究底是因为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效果产生怀疑,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被治愈,是否能够恢复到以前健康生活的状态,也担心疾病是否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健康,自己是否还有生活自理能力或生存能力。根据这些心理内容,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如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疾病预后等等,只要患者能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自然也就能够减少患者因为缺乏疾病知识而出现的想象性恐惧与抑郁,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能更加积极地接受治疗和护理[3]。

2.4意志训练

患者在患病之后会有意志力衰退的情况出现,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依赖、软弱等,尤其是意志力本身就十分薄弱的患者,更会出现忧虑、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甚至有患者常常以消极的方式来面对疾病。意志力十分坚强的患者则会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难和问题,总是对恢复健康和战胜疾病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对患者进行意志训练,可以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患者的案例,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意志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心理疏导

为了更好地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如通过日记、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帮助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3讨论

从目前护理人员护理心理工作现状来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工作性质,护理人员工作性质一般为三班轮流值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工作中除了基本的执行护理操作治疗内容之外,还需要对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需求进行承担。每班轮换时都需要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护理工作内容进行交接,这也就意味着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十分繁重,作息时间严重不规律,护理人员会感到十分疲倦,自然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较低[4]。②社会价值,社会在要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却没有对护理工作有着充分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护士这个工作的意义,在临床护理工作之中,护理人员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却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可,间接使得护理人员缺乏职业归属感与认同感,长此以往就会逐渐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护理工作,自然也就影响了心理健康的发展[5]。③工作环境,护理人员每班的工作除了基本工作之外,还要承担患者健康变化及随时抢救的工作,反复的死亡体验事件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信心受到打击,使护理人员产生了紧张感,感觉自己在十分压抑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自然也就影响了护理人员身心的健康发展[6]。

从上述问题得知,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更好的开展护理心理工作。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合理宣泄、心理教育、自我调节等等。合理宣泄主要是通过升华、幽默等积极地心理防御机制来宣泄内心的压力;心理教育主要是通过情商训练,使大脑能与身体相互协调和促进;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培养护理人员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在护理工作中爱护和关心患者。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护理工作,可通过团队心理辅导来鼓励护理人员,使其能够及时缓解自己工作中的压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工作潜能。

4讨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工作,积极地给予患者关心与安慰,详细为患者说明疾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此外,还应该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通过多样化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工作潜能。根据我国护理心理现状可以得知,目前医学更应该重视护理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心理教育研究室来承担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基础的心理护理课程,由专业的心理护理教师来为教授系统的护理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心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孟红旗.心理护理的进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94-96.

[2]张爱华,刘晓虹.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创伤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28-730..

[3]赵雯雯,张爱华.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癌症患者护理的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1):33-36.

[4]王晋芳,赵俊强,刘欣娟等.心理契约理论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1005-1008..

[5]李彩宏,郑萍,姚秋丽等.自我状态理论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3):3080-3081.

[6]潘红,孙旭,张佳玉等.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7):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