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疗效

何剑薛康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耳鼻喉科四川成都610011)

【摘要】目的:比较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组(A组)和低温等离子组(B组),每组80例,观察术后反应和术后1、3、6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术后反应较B组术后反应明显减轻,两组病例1、3、6月后总有效率分别是A组100%、100%、98.75%,B组100%、97.5%、93.75%。P>0.05,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术后反应优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但两组病例在术后疗效方面观察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51-0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它是发生在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和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目前多采取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采取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及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等方法。我科自2010年6月-2014年1月采用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各8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患者,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12~60岁,病史1~15年,其中1年内28例,3年以内77例,5年以内38例,10年以内15例,15年以内2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103例,间歇性变应性鼻炎57例。随机分为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组(A组)和低温等离子组(B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打喷嚏、流清水样涕及鼻塞等症状,变应原皮内试验均为阳性,经正规治疗(3~6月无效或疗效差,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排除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及鼻窦炎。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取坐位及半卧位,1%丁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2次,约10min更换棉片一次。

1.3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术前术后的总体症状进行评分,将病情分为:轻度0~3分,中度>3~7分,重度>7~10分。若VAS>5分,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

1.4疗效评定

先根据症状记分评定其疗效,再按照2009年武夷山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分别评定其疗效,最后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合计分值—治疗后合计分值)/治疗前合计分值×100%。≥66%为显效,≥25%~<66%为有效,<25%为无效,均随访6个月以上。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的疗效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反应

两组患者在进行一月后反应,A组术后24h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3~5d内鼻阻、流涕及鼻粘膜充血水肿较重,7d后清除鼻腔分泌物后鼻腔通气较畅,无流涕,偶有轻微鼻阻,鼻粘膜稍有充血,无明显水肿,2w后鼻腔可见少许干痂形成,鼻腔分泌物带有少许血丝,3~4w后鼻粘膜光滑,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偶有鼻腔干燥。B组术后24h内鼻腔出血,量不多,1w内鼻阻较重,清除鼻腔分泌物后鼻腔通气可,流血性分泌物,24h后出现明显鼻塞,鼻粘膜充血水肿较重,部分患者可见明显出血,2w后鼻腔可见大量干痂形成,鼻腔分泌物带有少许血丝,偶有鼻塞,3~4w后鼻腔可见少许干痂形成,通气明显改善,鼻腔干燥较重,5w后鼻粘膜可见少许瘢痕形成,患者自感鼻腔稍有干燥,偶有鼻涕带血。

2.2疗效

两组患者在术后1、3、6月有效率分别是A组100%、100%、98.75%,B组100%、97.5%、93.75%。P>0.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VAS评分

A、B两组术前分别为(7.58±1.65)分和(7.64±1.59),术后1、3、6个月的评分分别为A组(0.78±0.32)、(1.47±0.72)、(2.85±1.24),B组(0.84±0.45)、(1.78±0.95)、(3.24±1.83)。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3、6个月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是一种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的发生与鼻腔的自主神经支配和神经反射密切相关[2]。治疗的核心是在避免与变应原接触的基础上采取免疫治疗或药物治疗,若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才采用手术治疗。

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均能有效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相对来说高强度超声波聚焦技术术后反应要优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同时对鼻粘膜损伤低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且术后反应较轻,值得推广,但在术后疗效方面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J].中华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7.

[2]崔榕,范敏,罗智莘,袁洛花,李文丽,包德刚.超声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