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评价

/ 2

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评价

黄秀梅

黄秀梅(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154100)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131-02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肺癌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基因异常表达产生的抗原或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不表达或少量表达,而在肿瘤病人的组织、液体和排除物中呈高表达。本项目主要研究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人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为临床筛选、诊断及动态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判断有无复发转移等提供依据。我们对2008年7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病人38例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的32例病人采用CEA、CA125、CA199、CA153这四项肿瘤标记物进行动态观察:我们采用的方法为: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从2008年7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入院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肿块影,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人进行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153)检测,全组共计38例,其中男性22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55.4(31~72)岁。术后经病理证实:肺鳞癌17例,肺腺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大细胞癌2例,术后病理证实肺癌以外的疾病有6例(炎性假瘤2例,错构瘤2例,结核球1例,肺脓肿1例)。

1.2方法:对所有经影像学或气管镜检查疑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的病例,入院时即行血清CEA、CA125、CA199、CA153这四项肿瘤标记物化验检查。术后对确诊为肺癌的病例于术后一个月进行复查。

1.3结果判定:凡是低于肿瘤标记物化验检查正常值的判断为阴性结果,反之则判断为阳性结果。

1.3.1术前不同肿瘤标记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结果见表1

1.3.2术后一个月不同肿瘤标记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刚性表达结果见表2

2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当患者临床出现症状,检查确诊时已经多为疾病的晚期。虽经临床综合治疗,平均五年生存率仅约为13%左右。而一期肺癌经综合治疗,其五年生存率达到82~85%。因此,对于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肺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影象学诊断(胸片、胸部CT、MRI等)、痰脱落细胞、气管镜检查及肺癌标志物检测等。其中影象学(胸片、胸部CT、MRI等),痰脱落细胞、气管镜检查等均停留在组织细胞水平,而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进入到组织生化水平。它的检测体现循证医学已经步入分子生物水平。

由于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类型,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其治疗方法及预后也大相径庭,因此鉴别肺癌的不同类型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某些无法进行组织学分型的肺癌,应用血清肿瘤标记物来检测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的酸性糖蛋白,其对腺癌检测的敏感性早已被临床所采用。NSE是一种肝糖分解的多肽酶类,其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可达69%)和特异性,而对鳞癌和腺癌敏感性低。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片断,当细胞死亡时它以溶解片断的形式释放于血液中,当上皮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其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鳞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临床上通常把这三项血清标记物作为联合检测的指标。

广义来说,肿瘤标记物是某些肿瘤细胞上存在或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大致分为肿瘤细胞分泌物和肿瘤细胞表达物两类。前者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肿瘤生长越旺盛、其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压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这些物质往往是糖蛋白,可以通过检验血等体液查出并进行监测。目前常用的有肺癌肿瘤标记物群(CEA、Cyfra21-1、NSE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群(CEA、CA199、CA242、CA724等)、CA153(乳腺癌等)、CA125(卵巢癌等)、AFP(肝癌等)、PSA(前列腺癌等)、HCG(绒癌等)。它们往往在肿瘤很小时即可被检测出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如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则提示治疗有效,反之,则提示疗效可能不佳;如手术切除肿瘤一段时间后标记物进行性升高,则往往提示体内可能已经有肿瘤细胞增殖、生长,需严密监视。因此,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往往会在对患者做影像检查、评估瘤体大小的同时抽血检查、动态观察相应标记物,以了解肿瘤生长是否仍然活跃、治疗后其活性是否被抑制等。

目前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肺癌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临床筛选、诊断、判断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关系,但是系统研究不多。我院对于该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肿瘤标记物种类非常多,单个肿瘤标记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偏低,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倡一次同时测定多种肿瘤标记物以提高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次我们选择CEA、CA125、CA19-9、CA153这四项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病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EA、CA125、CA19-9、CA153在肺腺癌表达明显(综合表达率达到84%),对鳞癌表达相对较弱(综合表达率66%),小细胞癌中CEA有较高表达,大细胞癌因病例太少,难以判断。良性疾病的肿瘤标记物表达率几乎为零。术后各种类肺癌的肿瘤标记物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说明肿瘤标志物对于判断治疗效果有意义。观察中我们还发现,术前肿瘤标志物正常者手术根治性切除可能性大,而术前有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术中发现肿瘤多数已有血管壁、淋巴系统等侵犯转移,根治切除可能性较小,预后较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肿瘤标记物检测可以对肺癌病人的临床筛选、诊断、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是否有复发转移起到参考作用,而采用数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参考文献

[1]沈方臻,梁军,姚如永,等.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断的价值[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6):118-120.

[2]陈钦,金先桥,李群,等.肺癌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490-492.

[3]郭占林,邱琳,何冰,等.血清CA125,NSE,CT在肺癌诊断和外科治疗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2003,6(3):206.208.

[4]郭大文.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2,29(40):275.

[5]李坚,张蓝石,胡胜莉,等.血清三项糖类抗原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19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