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敬谦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现代汉语敬谦辞

卢晨晨

卢晨晨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敬谦辞是汉语词汇中极富表现力的一个词群。现代汉语敬谦辞既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敬谦辞,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条门径。

关键词:敬谦辞界定分类语用分析

一、敬谦辞的界定

敬谦辞,顾名思义,含恭凡是敬或谦逊的基本意义或附属意义(色彩)的词语都是敬谦辞。由其基本定义可将其分为敬辞和谦辞两类,其中“敬”和“谦”是一种对立的感情和态度,而“敬人”和“谦己”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敬谦辞是在一定前提下从礼貌词语中分离出来并加以专门研究,因此,敬谦辞是礼貌词语的一部分。敬辞大致可分为四种界说。一是“恭敬”说。它着眼于“恭敬”、“尊敬”、“敬意”。二是“礼貌”说,它着眼于“礼貌”,例如:“指用于语言交际中用于礼貌的套语”(王宗炎主编《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三是“敬谦礼”说,即兼顾恭敬(尊敬、敬意等)和礼貌的说法。例如:“表示恭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对不起’等(王德春主编《修辞学词典》)。”四是“社会地位”说,认为敬辞的运用受人

们所居的社会地位的支配。

由敬谦辞的定义我们把是否含敬谦意义或色彩作为评判敬谦辞的标准,坚持以下几条鉴别标准。一是语素准则,根据敬谦语素判断,如“贵”、“贱”、“尊”等,但并非所有由敬谦语素组成的词都是敬谦辞。如“尊容”多含厌恶意,讽刺意味,不被看做敬谦辞。二是义素准则,如一个不含敬谦语素的词语,其义位中含有敬谦义素,则此词是敬谦辞。如[遗体]:所尊敬的人(义素一)的尸体(义素二)(《现代汉语》),它的两个语素都不表敬义,不是敬语素。义位中含有两个义素,第一个表敬义,由此可判断“遗体”是敬谦辞。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的义位中的每一义素都不含明显谦敬义,但所有义素组合起来表谦敬义,这类词也属谦敬辞。[绵薄]:自己薄弱的能力。三是语用准则。有些词语素、义素都不含敬谦成分,但人们习惯上唱吧它们用作敬谦辞,如“滥竽”(自谦)、“见笑”等。

二、敬谦辞的分类系统

根据敬谦辞在言语中的作用——称呼或表述——可分为两类:称谓性敬谦辞和表属性敬谦辞。所谓称谓性敬谦辞,就是敬谦辞中用于对人的称呼的那部分,包括对别人及其相关的人的尊称和对自己及相关的人的谦称。其余的,包括对事物的或敬或谦的称说以及用于叙事﹑说理等的敬谦辞,称为表属性敬谦辞。

一﹑称谓性敬谦辞。根据词性,称谓性敬谦辞可以分为两类:代词称谓性敬谦辞和名词称谓性敬谦辞。如用于第二人称的“您”“您家”,用于第三人称的北京方言敬称代词“怹”就是代词称谓性敬谦辞。名词称谓性敬谦辞则又分为:通用称谓性敬谦辞。如先生、同志、小姐、女士、鄙人;亲属称谓性敬谦辞,如:尊堂、贤侄、家兄、舍弟、小女;类亲属称谓性敬谦辞。如朋友间尊称对方为“老兄、哥哥、大哥、老哥”,自谦为“小弟”;从儿称谓性敬谦辞。如《水浒传》中武大郎之妻潘金莲面称夫之胞弟武松为“叔叔”,母大虫顾大嫂面称其夫孙新之兄为“大伯”,这里的“叔叔”“大伯”都是从儿女的角度对丈夫兄弟的尊称,是典型的从儿称谓;官职称谓性敬谦辞。像主席、经理、部长、军长等;年老称谓性敬谦辞。如“您老、老先生、”“老朽、老拙、老僧”等这些用于老者的尊诚和老者的自谦之称的词语叫做年老称谓性敬谦辞;职业和职称称谓性敬谦辞。外交称谓性敬谦辞。外交中常用到的“贵党、贵国、天皇、女王”;直接间接称谓性敬谦辞。直接称谓,也叫对称或面称,间接称谓,也叫引称或背称。如对称的敬谦辞有“学长、先生、小姐、足下、阁下”,引称的有“高足、高徒、大师、小儿、小女、小婿”等。

二、表属性敬谦辞。表属性敬谦辞涉及敬谦语素、敬谦辞和敬谦短语。表属性敬谦语素有尊、拙、贵、高、贱、鄙、大、拜、垂、光、谨等。表属性敬谦辞除由表属性敬谦语素构成的词外还有另外一些不含敬谦语素的词。如“涂鸦、宽衣、借问、斗胆、绵薄、海涵、芹献”等。表述性敬谦短语有“抛砖引玉、洗耳恭听”“马齿徒增、蓬荜生辉”“拜读大作、高抬贵手”“一家之言、班门弄斧”等。

敬谦辞的语用分析

敬谦辞之所以成为敬谦辞,不仅因内部规律的存在,更因外部语素的制约,它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

一、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制约着敬谦辞运用,主要有主体语境,场合语境,语流语境,时代语境,地域语境等。影响较大的是主体语境和场合的制约。所谓主体语境,是指与交际者相关的包括年龄辈分、地位高低、关系远近、学识深浅、职业、性别等内在的主体因素。如“先生、老先生、×老、×公、老人家”等常用于敬称德高望重的老者,但要具体分析其适用范围;《两地书》中许广平致鲁迅的信的上款称呼及下款自称的变化也是例子之一。

二、运用敬谦词要遵循一些原则,主要有礼貌原则、情感原则、升级原则、适度原则等。出于礼貌原则的敬辞有“令×”等,谦辞有“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往往是礼貌的表现,文明的标志。情感原则应是有感而发,且发自肺腑。升级原则,是指人们在交际中为了表示更高的尊敬,往往有意识地赋予对方比实际地位高一些的称呼。适度原则要注意敬谦辞应与适用对象,使用者及二者的身份地位关系相符合,使用数量也要适度。总的来说,这几种原则在敬谦辞的运用中要互相映照,相辅相成。

三、敬谦辞在表达敬谦外,还有多种表达功能,即“一专多能”。常见的有表达客气、讽刺、阿谀、调侃、得意、郑重。此外,根据“距离原则”我们可知亲密的对象之间运用敬谦辞会疏远了关系,所以敬谦辞可以表达疏远;另外,调侃、得意、郑重的态度都可以用敬谦辞来表达。

通过对敬谦辞的语用分析,我们发现敬谦辞的制约因素、运用原则及表达功能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割裂开来。

追溯历史,中国曾是享誉全球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这个重情谊的古老国度里,人们的言语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礼。提倡运用敬谦辞,不仅是社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