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新形势下医院物价管理工作探析

刘永莉

刘永莉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应城432400)【摘要】当前是医改的攻坚之年,医院的物价管理工作在规范、严谨的基础上,也呈现出时效性、渗透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应适时改进将服务工作重心前移,以确保医院总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形势下;医院物价管理;实践与探析

【中图分类号】R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42-02物价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是医院收入来源合规性的前提保障。医院的发展依赖经营与管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院,主要依靠服务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而价格乃民生之眼,彰显着市场经济的宽泛内涵。因此,物价管理工作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政策性、时效性强,修订标准严,管理规范。

1.1服务理念及政策导向。医院的物价管理主要表现在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医用耗材三方面。所有服务项目、药品的定价必须有定价的依据,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物价文件。各项工作均有严格的制度、流程、监督、考核作保障,其中药品、医用耗材进入省集中招标平台,实行周期性招标采购。在药品定价方面,政府考虑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国家宏观调控、市场正常竞争形成的价格水平和药品临床价值等因素,适时调控。我院医疗服务价格采用的是2004年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中湖北省二级医院标准。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是医院收入的三大来源,其中药品收入占医院可支配收入的40%。卫生部倡导的系列改革,其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因此,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优化卫生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条件。

1.2医疗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如广东省在6个城市开展药事服务费试点,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机制;安徽等省合理提高护理服务价格;北京、上海、镇江等地开展诊断相关群组付费、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颁发的《湖北省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统筹开展公立医院销售药品零差率改革。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1.3价格服务内涵日趋规范。湖北省在2004年的基础上,2006年将医疗服务项目调整为3048项,2008年对省管服务项目,护理费、彩色多谱勒超声常规检查等项目的内涵进行了修订;2009年在市管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管理工作会上,又新增医疗服务项目134项,修订20项。如1216导尿,增加膀胱冲洗、持续膀胱冲洗,210103X线造影部分增加四肢血管造影。补充说明手术中所需的特殊医用消耗材料、特殊药品、组织器官移植供体、人工植入体等,均为除外内容。凡在项目内涵中已含的不再单独收费。手术中使用下列设备时:如氩气刀加收400元/次;超声刀加收600元/次、显微手术加收400元/次。明确规定注射费含用药指导与观察、药物的配置,不含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泵及专用管)、过滤器、输出血器、采血器、胰岛素笔用针头、静脉留置针、注射器等特殊性消耗材料;药物、血液和血制品。静脉输液每增加一组加收1元;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按每小时加收1元;注药加收1元。

1.4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3.25亿元用于县医院设备购置和信息化建设,把县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以调整医疗服务供求关系的矛盾。提高质量、规范行为、控制费用、加强内部管理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高成本运行所带来的隐患将制约医院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效能。如按照货比三家,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对招标的价格、加成率等进行严格审核;不定期对药品、耗材进行价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渗透性、专业性强,服务节点多,重在监管。

2.1渗透性。“定规则”就是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组织业务培训、探索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管理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参观考察、向上级医院学习,对内宣传、贯彻、执行好价格法规。“当裁判”就是通过外部信息反馈来检验我们在实际执行工程中存在的缺陷,找出断层,改进服务。抓好基础、细化管理是做好物价和收费管理工作的关键,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如果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并在工作中将之相互融合将有利于我们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有利于打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2.2专业性。卫生部近日组织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全国遴选了14个省、市共73家医院作为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并确定了各试点医院开展的试点专业。临床路径的设计是与循证医学和医院大规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相联系的,由多学科探讨协作、医患共同参与的系统科学。一个完整的临床路径,包括医护技、行管后勤、患者及家属等共同参与制定。据悉美国按病种定额预付制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收效明显,按病种预付制强化了医院降低成本的动机,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激励医院加强临床管理、医院管理、病人治疗过程管理,促进疾病治疗的合理化,有利于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在配合临床科室做好单病种费用测算的工作中,我们每天下科室跟班,尽可能的了解服务细节,领会主治师的诊疗方案。在计算机房、病案室查阅大量的资料,服务例数、费用分类,尽可能将测算结果与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相符。

2.3重监管。物价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来把握政策导向,锁定工作目标,协调医患关系,从细节入手,将工作重心前移,在服务好临床的同时,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机房到各工作站到收费窗口,我们都要定期巡视。在就诊高峰,我们到窗口协助分诊,查看项目运行情况,指导工作人员将组合项目准确录入。通过开展职能科室对口支援,患者座谈会、社会服务部发放的服务度满意度调查、电话咨询、主任窗口咨询、分片包干等形式,物价投诉几乎为零。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管的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参考文献

[1]2009~2012医院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