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提问策略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课堂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提问策略解析

张建英

张建英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重点内容,也是重要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提问策略,既有助于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效率,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作者根据教学实际经验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提问。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善于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中之重然而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看仍然存在诸多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不仅制约了学生思维分析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堂提问不符合要求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时,应树立以生文本,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加自由主动地开展合作与探究活动课堂提问也应如此。然而,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看。显然不符合要求,甚至还出现与新课标要求相背离的现象。比如部分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直接从网上或教辅书中生搬硬套,脱离实际,所提问题过难或过易,缺乏讨论价值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价时形式呆板,不灵活,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等现象都与新课标要求格格不入这是造成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问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所谓提问必然是有问有答,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和回答问题在师生互动与讨论下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是实施课堂提问的初衷。也是目的。其中,提问形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提问效果的强弱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形式较为单一。设问和引导问题的形式十分陈旧刻板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这种流程化的提问形式。使课堂提问沦为表面形式甚至演变成为一种任务很显然这种单调乏味的课堂提问。不但无法体现出提问的真正效用更带给学生压力和负担无形之中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课堂提问高耗低效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片面追求提问内容的量而不是将心思放在提问的质上设计的问题缺乏讨论价值。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问题评价只重视结果,不重视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这些都是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提高耗能。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提问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解决。

(一)树立科学的提问观

行动是观念的影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什么样的观念引导,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提问质量和效率,教师首先应积极转变观念,以科学的问题观引导提问行为,比如在设置问题时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层次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从提问中有所获。其次,教师提问的时机要恰当,在适合发问的时候巧妙设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热情。最后,教师提问应当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其在提问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等能力。

(二)采取多元化的提问方式

采取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喜欢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设问形式的多元变传统的教为现在的,导使提问成为师生多元化互动的主要模式。比如笔者在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课时,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威胁论有道理么;通过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概括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又与时下热点相联系。使课堂提问变得多元有趣。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课堂提问需要注重实效,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重点。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所设计的问题指向要十分明确,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要求。为实现成功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把握好度所提的问题应具有讨论。

价值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在思考分析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三结语

构建有活力而和谐的历史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是当前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提问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载体之一。教在教学中,要善用提问,以提问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严彬彬.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初探Ⅱ】.新课程学习(oe),2012,11(8)

【2]翟晓清。浅谈高中历史备课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Ⅱ】.现代教育,2013,12(4)

【3】史晓晨.浅析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Ⅱ】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