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议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

徐新全杜光兴

山东华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养护原则,预防性养护准备工作以及如何把握预养护时机,桥涵预防性养护的内容、要求、标准、构件养护说明及措施等。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养护时机;桥涵;构件

引言:

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尽管在资金投入上要早于传统养护模式,但综合效益突出,一般情况下一个周期内可节约养护费用45%至50%。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一条建设质量合格的公路,如果在一个设计周期内进行3至4次预防性养护,则可延长10年至15年的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必须遵循“治早治小,及时主动”的原则,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应遵循技术合理、费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

1.养护准备

1.1高效的检测手段

预防性养护需要先进的检测手段做基础。采用高效的检测手段,全面调查,科学评价。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应十分重视检测效率和质量,重视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

1.2机械化养护施工方法

预防性养护应采用机械化施工,以保证养护高效、优质、快速完成。在养护机械和设备配置上本着经济、适宜、实用、高效的原则,注重养护设备的专用化和小型化,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率和机械作业占有率,以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1.3建立预养护管理系统

建立预养护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对所辖公路桥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对检查出的病害,根据其分布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确定桥涵病害性质,建立病害数据库。日常养护中,加强巡查,观察病害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基础数据库。根据桥涵管理系统评价结果,适时安排大中修工程,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畅、浩、绿、美”的公路交通。

1.4建立预防性养护制度

预防性养护的思想应当贯穿于公路桥涵全寿命周期,内容涉及到竣工验收,检查、日常运营管理,养护工作计划制定和养护工程的管理,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完成预防性养护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及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监督治理机制,使桥涵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养护实施

2.1预防性养护内容

桥涵预防性养护内容为桥面铺装、排水系统、人行道、栏杆、护栏、防撞墙、伸缩缝、桥涵结构、墩台基础、锥坡、翼墙等设施的检查、保养、维修。

2.2预防性养护要求

(1)桥涵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坚实平整、横坡适度,桥头连接顺适,排水畅通,结构完好无损,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齐全完好。

(2)经常巡查涵洞,及时清理疏导涵洞、排水沟,特别是涵洞内、进出口和土边沟堆积物,清理水沟杂物,确保涵洞排水通畅。

(3)在桥梁养护维修中,做到日常检查和维修并举,及时清理伸缩缝及泄水孔中嵌入的石子、杂物,止水带损坏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止连锁性破坏,保持排水畅通,预防桥面积水,保持伸缩缝正常工作。

(4)经常检查墩台基础,发现基础严重冲刷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护基。

(5)当发现桥头跳车时,应当对桥头深陷、坑槽进行修补,及早消除安全隐患。

(6)对局部损坏的护栏、锥坡、翼墙、调治构造物等应及早修复,避免损坏进一步扩大,影响桥梁安全。

(7)对挡土墙、砌石边坡出现破损、开裂、坍塌、墙内土石被冲空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固和修复。

(8)定期检查。检查周期根据技术状况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新建桥交付使用一年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临时桥涵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若发现重要部(构)件达三、四、五类桥涵状况时,应及时安排定期检查。

(9)定期不定期保养。桥梁养护应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对构部件的损坏应及时修复。

(10)应有洪水、流冰、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2.3构件预防性养护

(1)桥面板预防性养护

桥面板处在桥梁最上层,直接受到活载的作用,通常最早发生破坏,破坏的程度也最大,需要的养护维修也最多。公路桥梁的病害大多数由水害引起,桥面板的防水能力是上部结构使用寿命的软肋之一。桥面渗水对主梁的危害很大,然而这一病害有很强的隐藏性,在桥梁检查中也不易被发现,是各种桥型预防性养护重点。常用预防性养护方法是桥面设防水层,做沥青微表处进行处治。

(2)铺装层预防性养护

桥面铺装虽然不是桥梁承重的重要部件,但是铺装层的病害除了会导致桥梁的服务能力降低,更重要的是造成车辆对结构冲击力增大,不但加速了铺装层自身的破坏,还无形中增加了承重构件的负担。也是桥梁养护中极为忽视的问题。常用预防性养护方法是桥面做沥青微表处,对出现的桥面铺装坑槽、裂缝及时进行处治。

(3)伸缩缝预防性养护

伸缩缝病害是桥梁普遍面临的问题,伸缩缝内堵塞的杂物如不及时清除,会使伸缩部件一定程度上丧失功能,同时杂物的挤压很容易使止水带破裂,造成伸缩缝出漏水,梁端部雨水侵蚀大大降低使用寿命,也极易导致支座长期浸泡于水中,加速橡胶老化或钢板生锈,扩大对桥梁的影响。常用预防性养护方法是采用高压气体清理伸缩缝内杂物,及时封灌伸缩缝混凝土裂缝,更换破损橡胶条。

(4)横向联系预防性养护

无论是多箱室梁桥还是斜拉桥,横向联系都是受力的薄弱环节,横向联接能力的弱化会导致荷载横向分布变化,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常用预防性养护方法是对横隔板等横向联系等构件及时进行裂缝处治,必要时增加横向联系。

(5)支座预防性养护

支座是桥梁结构受力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支座破坏或缺失直接导致主梁受力体系发生变化。在桥梁检查及日常养护中,支座检查经常是工作的盲点,也需要专门检测设备。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清理支座周围杂物,对支座进行刷漆防锈等。

(6)墩台和基础预防性养护

墩台和基础除受到水流的冲刷和侵蚀外,还可能遭受船舶撞击的危险。墩台发生较大位移和不均匀沉降也应在养护中加以注意。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对墩台表面喷涂养护剂,及时处治墩台裂缝,对基础下沉可采用压力注浆法。

(7)护栏及排水设施预防性养护

护栏破损,排水设施失效,桥面平整度差等引起积水,河床的意外冲刷,环境对结构的腐蚀,洪水和突发性荷载等都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护栏表面喷涂养护剂,采用高压水对泄水孔、排水槽等排水设施进行冲洗。

2.4预防性养护措施

(1)做好桥涵构造物的养护维修工作。根据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结果,对桥涵进行全面的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安排是否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最后依据评定结果,确定桥涵是做预防性维修、病害防治,还是进行大中修。

(2)建立长期有效的桥涵管养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桥涵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桥涵的巡视与检测制度,并做好桥涵经常检查记录。建立养护档案,掌握桥涵技术状况,较早发现缺损和异常情况,提出养护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不发生突然塌桥事故,避免灾难性事件发生。

3.结论

桥涵预防性养护是指通过经常、定期和特殊检查,随时对桥涵现状进行正确评定。合理地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公路技术状况,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及时采取中修措施,制定适当的年度养护计划,合理控制大、中修的比例,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治理病害和消除隐患,提高养护质量,以确保公路桥涵在设计年限内正常使用或延长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2004.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