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炉干湿态转换过程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直流炉干湿态转换过程浅析

张娜陆海兵赵志伟

(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142)

摘要:直流炉干湿态转换是锅炉启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操作不稳极易引起水煤比失调、金属壁温超温或水位波动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机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干湿态转换的操作过程,总结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为锅炉启动时能够顺利、平稳通过干湿态转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干湿态转换;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1、引言

锅炉启动系统主要包括炉循泵、水位控制阀、汽水分离器、贮水箱管道及附件等,在湿态过程中,汽水分离器起到汽水分离的作用,分离出的水再进入贮水箱,通过调节炉循泵出口调节阀控制省煤器出口流量大于最低循环流量,当负荷接近最大负荷的30%时,锅炉准备进入干态运行,进入汽水分离器的蒸汽状态由湿蒸汽转为干蒸汽,贮水箱水位逐渐降低,直至炉循泵停运,锅炉正式进入干态[1]。干湿态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给水量、煤量相互干扰,如果参数控制不当,极易引起锅炉干湿态频繁转换、壁温超温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结合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干湿态转换的操作过程,总结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2、锅炉型式

锅炉型号:SG-3044/27.46-M535,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结构、全悬吊结构、切圆燃烧方式塔式锅炉。

3、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干湿态转换操作过程分析

3.1运行工况

机组负荷维持在260MW左右,#5B、#5C、#5D制粉系统运行,#51、#52送风机,#51、#52一次风机,#51引风机运行,#52汽动给水泵运行,#5炉炉循泵运行正常。主要参数见表3-1所示。

3.2干湿态转换操作要点分析

3.2.1煤量控制

100MW负荷约对应40t的煤量,转入干态后总煤量在180t/h左右,由于干湿态转换过程中启停磨煤机会造成燃烧不稳定,引起强烈扰动,所以在转换前尽量提前启动一套制粉系统,保持3台磨煤机运行。

由于煤粉燃烧有较大的滞后性,为了保证锅炉平稳进入干态,应缓慢增加燃料量,并严密监视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水位以及受热面壁温情况[2]。

3.2.2给水流量控制

湿态运行时,省煤器的入口流量由给水泵和炉循泵出口流量组成,随着锅炉蒸发量的增加,贮水箱水位逐渐降低,此时应特别注意汽动给水泵的出力,保证省煤器出口给水流量不低于锅炉最小循环流量,转干态过程中要保证省煤器出口给水流量不低于1100t/h,水冷壁管间温差不超过42℃。

3.2.3主汽压力控制

干湿态转换时应保持较高的主汽压力,因为压力过低容易出现流动不稳定等问题,可以避免水冷壁吸热不均。维持主汽压力稳定在9.0MPa左右,从而维持汽水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和水位的稳定。

3.2.4分离器出口蒸汽过热度控制

干湿态转换时注意控制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10-20℃之间。过热度快速上升,极易引起管壁超温,应注意维持燃料、给水、总风量的互相配合,保持合适的水煤比。由湿态进入干态过程中,可以采取稳定给水流量,逐步增加燃料量的手段,继而可以避免锅炉在干湿态频繁切换[2]。

3.2.5炉循泵停运

锅炉转入干态运行后可停止炉循泵运行,检查炉循泵出口电截阀、再循环阀关闭,进口电截阀维持开启状态。开启炉循泵热备用阀、贮水箱疏水管路热备用阀,对循环泵和贮水箱疏水管路进行热备用预暖。

3.3干湿态转换注意事项分析

(1)平稳转换直流运行。湿态转干态时负荷应小于400MW,一般以350MW为宜。

(2)集水箱水位高于一定值时,启动集水箱疏水泵,将锅炉疏水排放至排水管,当水质合格后回收至凝汽器,当转入干态运行后,应严密监视集水箱水位并及时关闭集水箱至凝汽器的疏水门,以防影响凝汽器真空[3]。

(3)制粉系统的启动、干湿态的转换、炉循泵的停运,极易引起汽温波动,应提前做好相关预想,平稳、谨慎操作。

(4)锅炉在干湿态转换时,应尽量缩短在此阶段的停留时间,并控制水煤比,严格按照升温升压曲线维持气温、汽压的稳定,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超温。

4、总结

干、湿态转换仍是机组启动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转换过程中,主汽压力、过热度、给水量及燃料量等参数相互影响,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不安全事件,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干湿态转换过程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的分析,有助于制定切实合理、有效的防范手段,保证干湿态转换过程平稳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军朝.《超临界机组干湿态转换中的水位问题分析》,工业技术,2013.

[2]赵晓鹏,樊永新,张玉平.《超临界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控制要点探析》.山东工业技术,2016.

[3]段宝,李锋,兰勇.《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干、湿态转换的控制要点探析》,电站系统工程,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