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并颅骨骨质疏松症2例

/ 1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并颅骨骨质疏松症2例

宋长龙罗晓蓉

宋长龙罗晓蓉(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伽玛刀中心524002)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195-0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42岁。因“肢端肥大16,年糖尿病8年”入院。患者16年前手脚逐渐变大、头颅及面容宽大、下颌前突、颧骨高、鼻肥大、唇增厚、牙齿稀疏,自己及家人均未察觉。8年前因多饮、多尿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持续在10mmol/L以上。后因别人提醒,行头颅CT检查提示“鞍区占位病变”,核磁提示“垂体腺瘤”,大小约1.5×1.5×1.8cm,边界清,增强均匀,未突破鞍膈,与视神经、视交叉距离大于5mm。患者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决定行伽玛刀治疗。入院后化验GH>40ng/ml,FSH11.4IU/L,LH26.46IU/L,经积极准备,常规行伽玛刀治疗。定位时发现,头颅骨质疏松严重,头架固定困难,局麻时注射用针头都可刺入颅骨内,遂终止治疗。颅骨X线片提示:颅骨密度普遍偏低,内、外板变薄,边缘模糊。

病例2患者男,43岁。因“肢端肥大15年,糖尿病10余年,进行性消瘦半年”入院。患者15年前出现肢端肥大、下颌骨严重变形,上下牙齿不能正常咬合、皮肤松弛等,未行诊治。10年前因多饮、多尿诊断为2型糖尿病,间断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持续在12mmol/L以上,一年前改用长效胰岛素。近半年来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四肢无力、肌肉松弛、毛发脱落、性欲减退、消瘦、下肢浮肿等,行头颅CT检查提示:“鞍区占位病变”,核磁提示:头面颅扩大,颅骨增厚,以板障较明显,枕内外隆突处更明显,垂体窝内见一大小约2.1×2.2×2.4cm异常对比增强灶,边界尚清,增强尚均匀。向上进入鞍上池,双侧海绵窦显示尚可,视神经、视交叉与肿瘤距离大于3mm。因患者不能够耐受手术治疗,有伽玛刀治疗适应证,收住我科。入院后化验GH>40ng/ml,FSH12.8IU/L,LH24.56IU/L,ACTH48.1pg/ml,颅骨X线片提示:颅骨密度普遍减低,内外板变薄,边缘模糊。试行安装定位头架,因头颅骨质疏松严重,固定困难,终止治疗。

讨论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显微手术常难以达到解剖学意义上的彻底切除,术后需辅助放疗以防止复发。近年来由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一些适应证非常好的病人常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此类病人常并发内分泌和代谢异常,骨骼变形甚至骨质疏松,伴有颅骨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使伽玛刀治疗面临挑战。我们经治的2例病人,具备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但由于并发颅骨骨质疏松症,头架无法满意固定于颅骨,难以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故推荐行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肿瘤均得到满意控制。其中例1放疗后GH仍高于正常水平,口服GH受体拮抗剂(GHRA)培维索孟,一月后GH降至正常。例2放疗后GH恢复正常,半年时复查MR肿瘤无进展。笔者认为对GH腺瘤伴有长期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的病人,应充分考虑到颅骨骨质疏松症的可能,选择伽玛刀治疗时应极为慎重,最好术前常规摄头颅X线片,以避免不必要的颅内并发症。立体定向分次放疗虽不及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精确,但仍适合此类病人的治疗,同样也可达到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