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李政

李政(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6180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170-02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最新特点,为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内109例资料完整的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急诊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所调查患者当中男女之比1.53∶1.00,男性多于女性;中老年脑出血最好发于60岁左右(占30%);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职业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无业、职员、农民和干部;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最主要的诱因为晨间上厕所;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初发症状主要为肢体活动障碍100例(91.74%),头晕、头痛102例(93.57%),恶心、呕吐68例(62.38%),意识障碍40例(36.69%),失语26例(23.85%);吸烟饮酒史及家族史比例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中老年脑出血病变部位主要是基底节区76例(69.72%),其次是脑叶20例(18.35%);转归情况中治愈或好转82例(75.22%),未愈或死亡27例(24.78%)。结论积极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应该从早期健康教育,适当运动,尽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等开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面与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等关系密切,研究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流行病学有助于了解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最新疾病谱和发病情况特点,为中老年脑出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尽早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合理的干预,降低其发病率,以利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社区水平一级预防的开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经急救治并收住院的109例资料完整的中老年脑出血病例。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脑实质出血。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选择的病例年龄45~92岁。年龄划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年龄划分法。

1.2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标准的《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登记表》,从每一份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原始病志中收集有关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诱因、初发症状、既往病史、病变部位、就诊情况及转归等。对这109份中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系统地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Excel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制作图表;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性别与年龄

109例中,男66例),女4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5~92岁,平均63岁。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于60岁左右,有60例,中年组45例,老年组64例。

2.2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职业分布

脑出血患者职业呈现多样化,居首位的是无业人员50例,其余依次是农民30例,职员14例,19103%),干部5例(8165%),退休人员10例。

2.3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诱因特点

中青年脑出血诱因多样,其中诱因不详46例,激动47例,其中打麻将有30例,占激动诱因中的63.83%,大便用力12例(0.63%)饮酒4例(2.83%)。

2.4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既往病史分析

病历资料中收集到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治疗史,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02例,吸烟史者82例,饮酒史者72例,家族史者53例。见表1、2。

表1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既往病史2年龄组比较

//

与中年组比较,P<0.05

表2血压异常患者用药与否的转归比较

///

与未用药组比较,P<0.05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初发症状分析资料数据显示,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初发症状中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00例,意识障碍40例,头晕、头痛102例,恶心、呕吐68例,失语26例。其中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头晕、头痛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91.74%和93.57%。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变部位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76例(69.72%)为主,脑叶部位20例(18.35%)次之,之后依次为丘脑9例(8.26%)、和脑室4例(3.66%)。

2.5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29例,消化道出血13例,肾功能不全11例,电解质紊乱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颅内感染3例,褥疮3例,继发性癫痫2例,泌尿系感染2例,肠道感染2例。

2.6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就诊情况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就医时间平均值为4.98d,6h内就诊86例(78.89%)老年组47例,中年组39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住院时间为0~72d,平均住院16.32d。

2.7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及转归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分为内科治疗49例和外科手术治疗60例,其中内科治疗后死亡4例,未愈6例,好转39例;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6例,未愈6例,好转48例,治愈1例。10例死亡病例中,脑疝6例,大面积脑出血4例,3例在24h内死亡,3例在48h内死亡。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其老年组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比中年组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增多趋势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对此现象的讨论和研究也愈加热烈深入。本研究共收集经急诊救治并收住院的资料完整的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例109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有如下特征。

3.1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一般情况分析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女之比为1.53∶1.00,男性略高于女性,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群体仍以中年组为主,最好发于60岁左右,从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分析中可看出,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可能与中年男性超负荷工作及活动机会多,且吸烟饮酒所占比例大有关。无业人员、职员和农民是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主要群体,其中无业人员和农民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对自己平时的健康状况不够关注,没有条件进行定期的体检,即使血压升高也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早期有效干预,所以容易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而现在的职员往往需要独自承受较大工作压力且应酬较多,生活规律性差。

3.2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史分析

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部分均有吸烟史、饮酒史和相关家族史提示,高血压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三者中任一项增高,都会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并呈线性正相关。几乎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与血压持续升高有关,高血压病是脑血管意外最重要,而同时又是可调节控制的危险因素。提示患者对血压异常的尽早干预控制与脑出血预后密切相关。患者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对高血压病及脑出血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危险性认识度不够有关。

吸烟和饮酒均可增加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相对危险性,也是重要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原有高血压患者中,吸烟易患脑出血,而正常血压者则否,这一关系与吸烟量无关,在过去吸烟者中表现也不明显。因为本研究未设正常人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对照分析,所以吸烟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难以定论,尚须进一步的病例对照研究。饮酒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或病因已得到公认。前文提及饮酒同时也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3.3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特点分析

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头晕、头痛是主要的初发症状,其中老年组以头晕、头痛为主,中年组以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可能因为中年患者颅内高压症状比中年患者表现更加明显,对颅内高压的敏感性更高,而老年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多好发于基底节区,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症状较多见也较重,高血压影响脑基底节区的豆纹动脉,使血管闭塞性损害或破裂出血。脑出血的并发症以感染、消化道溃疡出血和肾功能不全最为普遍,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

3.4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转归分析

脑出血以内科治疗为主,但外科治疗是急性危重脑出血抢救的主要手段,也是能治愈脑出血的主要方式,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不佳,其中大部分患者住院天数远不够正常治疗周期,考虑大部分患者多因经费不足而导致不能达到足量足程用药。患者死亡原因以脑疝为主,脑出血后并发的脑疝往往出血量较大,发展迅速抢救困难,故在救治急性脑出血患者过程中需积极预防脑疝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出血有逐渐女性化、低龄化趋势,过度劳累、高度应激、生活习惯是导致中青年人越来越多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诱因,而中老年群体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和危害性认识度又远远不够,不能及时对危险因素如错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等给以早期的发现和干预。需在中老年群体中尽早普及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患者在脑出血发病后及时就诊率不高,入院后往往不能完成足量足程治疗,预后不佳。防治急性脑血管意外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是提高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救治水平。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很多危险相关因素如吸烟、家族史、血脂血糖异常等均需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吴陈,尹红,李明龙,等.德阳市城市居民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对比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2.29(3):359-362.

[2]THRIFTAG,MCNEILJJ,DONNANGA.Theriskofintracerebralhemorrhagewithsmoking.TheMelbourneRiskFactorStudyGroup[J].CerebrovascDis,1999,9:34-39.

[3]许光霞孟范文王新强等脑卒中,167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1):901-902.

[4]张小丽,王振江.189例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13(5):310-311.

[5]BurnsJD,MannoEMPrimaryintracere-bralhemorrhage:updateon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treatmentstrategies[J]ComprTher,2008,34(34):183195.

[6]SkidmoreCT,AndrefskyJSpontaneousintracerebralhemorrhage: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andmedicalmanagement[J]NeurosurgClinNAm,2002,13(3):281288.

[7]BanerjeeI,GuptaV,GaneshS,etalAssociationofgenepolymorphismwithgeneticsusceptibilitytostrokeinAsianpopulations:ametaanalysis[J]JHumGenet,2007,52(3):205219.

[8]唐文,杨惠文.1997年-2001.年成都地区军队离休干部脑卒中流行趋势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3,13(2)225-226.

[9]王文化,赵冬,吴桂贤,等.北京市1984—1999年人脑卒中发病变化趋势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