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分析

/ 2

2012年-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分析

王红王彬张维娜

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2年-2015年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本市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开展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对检测的阳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5年佳木斯市HIV感染人数339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男女感染比值7.51: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88.20%,职业以农民和无业者为主,占64.37%,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6.24%,性传播占80.25%,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以异性传播为辅,其中医疗机构发现的感染者占42.50%,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发现的感染者占57.50%。结论:佳木斯市HIV感染者人群分布较广,近4年来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大HIV抗体筛查力度,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关键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阳性;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出现全身系统反应,导致并发多种感染、肿瘤。急性期HIV感染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T淋巴细胞减少等症状,无症状期发生在急性期后,可以维持6-8年时间[1]。艾滋病期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体重减轻、性格改变、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消化道出血、贫血、口腔白斑,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吸毒、体液传播等。人群对艾滋病病毒存在普遍易感性,我国每年上万人死于艾滋病,且艾滋病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处于艾滋病死亡的高峰时期,形式严重,临床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十分重视艾滋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2]。对艾滋病易感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艾滋病,有利于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艾滋病的防治能力。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用2012年-2015年黑龙江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证的339例艾滋病阳性样本,其中男299例,女40例,年龄14-60岁。

1.2.方法

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及时检测,初次筛查选用ELISA方法进行检查,HIV抗体阳性指标为:出现两条及以上的env带;一条p24带和env带。对不能确诊断为阳性的标本使用WB免疫印迹法明确诊断。

1.3试剂与仪器

1.3.1试剂

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和珠海丽珠两个试剂厂家提供,WB试剂由W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提供。

1.3.2仪器

安图-PHOMO酶标仪,安图-iwo全自动洗板机,ZHWY-344水平摇床,BIOBASE生物安全柜,EYELASLI-700温箱。

2结果

2.1HIV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

339例HIV感染患者中,①按性别分布中,男299例,女40例,男女感染比值7.51:1。②年龄分布中,14-40岁有299例,占88.20%。41-60岁有40例,占11.80%,艾滋病的好发人群以青壮年为主。③感染患者的职业中,农民101例,无业者117例,以农民和无业者为主,占64.37%。服务行业71例,其他50例。④按文化程度分为,初中及以下学历258例,占76.24%。高中学历51例,占15.04%;大学及以上学历有30例,占8.72%。⑤按感染途径分为,性传播272例,占80.25%,其中男男同性传播191例,以异性传播79例。体液传播42例,占12.39%。吸毒引起的感染25例,占7.37%。⑥病例来源中,医疗机构发现的感染者144例,占42.50%,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发现的感染者195例,占57.50%。

2.2检测结果

对339份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进行ELISA方法进行样本筛查,阳性结果292例,占86.14%;阴性32例,占9.44%;不确定15例,占4.42%,各年间检测情况见表1。对15例不确定的样本采用WB免疫印迹法进行复查,其中阳性6例,阴性9例。

3讨论

本文通过对2012年-2015年佳木斯市339例HIV感染人数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现,检测出的HIV感染阳性结果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艾滋病患者的病例数逐年增多,

HIV感染现象严重[3]。男女感染比值为7.51:1,说明男性的HIV感染数量明显超过女性,主要与男性患者性生活频繁、吸毒、社会活动范围、生活方式等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混合感染。HIV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中,青壮年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主要与青壮年思想开放、缺乏健康知识、性生活开放、频繁更换性伴侣等因素有关[4]。有关调查显示,14-25周岁的青少年出现HIV感染的概率高,青少年吸毒、性生活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感染患者中以农民、无业者、服务行业、文化较低的人群居多,对性生活安全知识的缺乏、社会关系复杂、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对初期症状不重视是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原因[5]。339例感染患者中,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且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说明性传播是导致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各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特别是对男性同性恋患者进行教育,提高对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了解,提高对艾滋病的防治能力,阻断传播途径。病例来源中以患者自行门诊咨询为主,医源性感染患者也较多,可能与输血有关,临床的血液来源不纯净,对献血者的检测不完善,献血的筛查不严格导致医源性感染。临床应加强对血液来源的监督,保证血液来源纯净[6]。特别是亲属间输血时要做好相关检查,不能仅仅从配血试验方面考虑。同时,在对HIV抗体检测时,要避免干扰因素、交叉感染、血液污染等情况,正确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结果。对不能明确诊断的标本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复检,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本文通过观察佳木斯市339例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发现感染患者分布较广,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早期是可以控制的,早期明确诊断,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HIV感染的了解和重视度。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引导患者家属共同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建立健内容全艾滋病监测网络,推广HIV抗体早期筛查,提高全民预防艾滋病的能力,降低HIV感染发生率,提高对艾滋病的防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丰秀,吴中发,刘素华,等.赣州市56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汪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6):454-456.

[2]龙永艳,魏芳芳,冯长华,等.645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检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68-369.

[3]李广兵,罗燕,周爱华等.HIV抗体筛查与确证(WB)实验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29-130.

[4]朱厚宏,刘杨,张祁,等.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不确定样本的检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533-534,539.

[5]晏嘉璐,杨晋川,童晶,等.2012-2013年徐州市HIV-1/2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2):22-24.

[6]晏嘉璐,杨晋川,童晶,等.2012-2013年徐州市HIV-1/2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