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刘佳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心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40例采用培哚普利治疗,经2个月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前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培哚普利;高血压;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043-02

高血压是由不同原因和疾病引起,高血压又作为原因导致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培哚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各种轻、中或重度的高血压[1]。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采用培哚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长治的为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40例,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5±2.5岁。高血压分级:I级12例,Ⅱ级38例;病程最短3年,最长32年,平均14.0±2.5年。

1.2方法

培哚普利,剂量为每日早晨服4mg,若需要,可于1个月后增至每日8mg,1次服用;老年病人应以每日早晨服2mg开始治疗,若需要,可于1个月后增至每日4mg。2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日测血压2次,早晚各一次,测量前患者休息10~15分钟,测右上肢血压3次,取最低值。治疗前后进行心率和血脂变化即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下降至正常范围(<9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比对下降至正常,或者是舒张压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计数百分率(%)表示,比较用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效果,显效32例(80.0%),有效6例(1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0%。

对40例患者治疗前后SBP和DBP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治疗前SBP(162.3±10.5)mmHg,DBP(100.8±11.2)mmHg;治疗1个疗程后SBP(134.5±10.5)mmHg,DBP(91.6±11.3)mmHg;治疗3个疗程后SBP(129.4±7.5)mmHg,DBP(88.9±6.7)mmHg;治疗4个疗程后SBP(125.4±7.5)mmHg,DBP(85.8±6.8)mmHg。SBP和DBP1个疗程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每个疗程后均较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0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前(73.2±4.8)/min,治疗后(89.5±4.2)/min。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前TC(5.52±1.20)mmol/L,TG(2.11±0.84)mmol/L,LDL-C(3.92±1.41)mmol/L,HDL-C(0.79±0.81)mmol/L;治疗后TC(4.67±0.92)mmol/L,TG(1.16±1.02)mmol/L,LDL-C(2.92±0.98)mmol/L,HDL-C(1.05±0.95)mmol/L。治疗前后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稍有上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在每日8mg剂量后发生咳嗽1例,恶心1例,但均不影响治疗。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无论在临床或普查中,对所有可疑高血压患者的诊断结论,都应进行全面分析,不要轻率诊断[2]。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不明,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可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遗传因素、超重或肥胖、膳食因素(如高钠摄入)、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应激状态、血压调节机制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或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上腺髓质素分泌增多、自身免疫、高动力循环状态、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焦虑或紧张以及职业因素等[3]。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除局灶性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外,多数病人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表现。培哚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强烈肽类血管扩张物质-缓激肽降解为无活性的肽类,致醛固酮分泌减少,肾素活性增高。长期服用,总外周动脉阻力降低,且优先作用于肌肉和肾脏血流,不伴有钠和液体潴留或反射性心动过速。主要用于各种轻、中或重度的高血压。可扩张血管,恢复大动脉弹性并降低左室肥厚,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征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4]。对慢性心衰患者,降压更为缓和。

本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达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前后SBP和DBP改善情况进行对比,SBP和DBP1个疗程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每个疗程后均较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心率变化情况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治疗,用药安全。培哚普利降压疗效确切平稳,药效持续时间长而安全。每日1次服药,依从性较好,适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琴,涂文静.培哚普利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J].医药导报,2002,21(11):722-723.

[2]蔡洪斌,林金秀,曾开淇,等.氯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0,8(3):212-213.

[3]余稳.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24例疗效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2):121-122.

[4]韩双林.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