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刘思蕙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经营生活中出现的风险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风险管理处于一种分割式的状态,没有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本文就集成化的思路对项目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研究,旨在打造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持续性的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风险管理;集成管理;风险管理模型

一、集成管理思想内涵

集成,是以系统化的思想创造性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注意的是,集成并不是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无缝的结合。

集成管理构造了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重视的是分工管理和专业化,而集成管理重视的是一体化、整合式管理方式;传统管理模式重视的是组织内部的人、财、物的有效利用,集成管理模式则是用以信息化为基础,统一企业外部因素、内部资源,实现内外资源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应。

集成风险管理的内涵:

(1)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是对风险全面、动态化管理

项目面临的风险是多方位的,包括来自外部的风险、技术上的风险、管理上的风险、人员上的风险等等。我们对于风险的管理,不能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任何一方面风险因素的遗漏都有可能造成项目的失败。应关注方方面面风险,采取全面化的管理方式。

风险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是不断变化的,新的风险不断涌现,旧的风险可能消失,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也在不断转换。所以,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风险进行管理,应随时关注风险的变化,采取动态化的管理方式。

(2)项目集成风险管理以实现项目目标为驱动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影响项目目标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帮助实现项目目标。可知,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项目各个阶段有不同的风险管理目标,将这些阶段性的目标集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目标系统,驱动项目目标的实现。

(3)项目集成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项目全生命周期是指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最后丢弃的整个过程,项目生命周期较长,整个生命周期都充刺着不同的风险,且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出现的风险,并不是相互孤立的。项目风险管理,并不能只针对项目生命周期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进行,而是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贯穿生命周期的始终。

(4)项目集成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的不断重复

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从风险的识别到,评估,到相应管理与监控的过程。风险管理的过程,不应是一次性的,而是应该不断的轮回,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不断重复。

(5)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是项目干系人全员参与,共同管理风险

项目可能会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的管理落实到实处还是要依靠各项目干系人的努力:一、风险识别过程需要各干系人参与,识别出尽量可能多的风险。二、项目干系人需要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管理好各自的风险,这是风险管理最为基础的部分。三、各干系人有自己的利益驱动,干系人能否站在全局的角度,以项目目标完成为首要,是风险管理相当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二、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构建

本文根据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的内涵建立的模型,该模型以项目生命周期为主线,从左至右。风险管理过程(识别、评估、计划、控制环)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循环前进;它的活动以项目目标为中心驱动;风险管理方法库不断为风险管理各过程提供方法参考与选择;风险管理过程在开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不断与风险信息库进行信息交换。

该模型由四个主要的集成部分组成,为了更好的研究集成模型,我们重点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剖析:

(1)项目全生命周期与风险的集成

项目各生命周期的风险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前阶段的风险后果会在后阶段逐级放大。比如项目立项阶段产生的风险会和整个生命周期所有的风险相关;需求阶段产生的风险会影响后续的范围、进度、成本等。因此,对于项目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不应该是分割式的、独立的,而是应该站在全局的、系统的角度来进行。

(2)项目风险管理目标的集成

项目风险管理是将影响项目目标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帮助各干系人达成对项目的目标要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项目目标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质量、成本、时间。质量越好越好,成本越低越好,耗时越短越好,如果这三个最好实现,则是最“优”状态,各干系人将得到最大的满足。实际情况是三者并不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任意一个目标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目标的变化。质量一定时,耗时短,成本高;成本低,耗时长;时间一定是,质量好,成本高;成本低,质量差;成本一定时,质量好,耗时长;耗时短,质量差。可知,三者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所以项目管理要追寻的最优不是单个目标的最优,而是整体的最优。项目多目标集成管理旨在寻求项目目标之间的平衡。

本文借助质量管理的戴明环。将风险管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计划;④风险监控,组成了风险管理环(IEHM)。

(3)风险管理过程与方法的集成

风险管理过程中每个阶段所用到的方法都不一样。根据具体的项目,在不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配套选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是项目风险管理取得成功的保障。随着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研究出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比如风险识别的头脑风暴、德尔菲技术、敏感性分析法;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概率分析法;风险计划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接受等;风险监控的资料检查法、风险数据库、挣值分析法、关键路线法(CPM)、计划评审技术等。

(4)风险管理信息的集成

项目中存在着大量数据与信息,如何从中挖掘与处理有利于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的信息,是风险管理取得成功的保障。经典风险管理模Boehm模型建立了管理项目风险特征库,CMMI模型也以数据库为核心,他强调实现每个活动要更新风险库,MSF强调经验学习的重要性。这些都表明,数据信息库在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哪些信息应该被风险信息库存储并重点关注:①项目自身的风险;②风险相关的知识;③风险的处理;④风险的历史记录;⑤外部的信息支持。

三、总结

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型应用于大型开发项目,带来的直接好处是:

(1)风险管理不再无章可依,能够做到有步骤、有依据的进行。

(2)风险管理能够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目的性更强,效率提高。

(3)为风险管理提供方法支持,风险管理各过程有方法可依。

(4)风险的管理更为全面,信息的收集更为及时、全面。

(5)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降低了项目失败的概率。

不同的项目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对于集成化的风险管理模型,应在以后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来进行调整和细化。

参考文献: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岳松涛,黎志成.高科技项目风险预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39-43

[3]ListerT.InterviewwithTimLister[J].IEEESoftware,1997,14(3):18-19

[4]黄安国.中小软件企业软件项目开发风险因素研究[D].苏州大.2008

[5]王乾坤.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6]严复海,党星,颜文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J].管理现代,2007(02)

[7]王全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