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护理标识提高急诊ICU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利用护理标识提高急诊ICU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李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江苏苏州2152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提高急诊ICU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6月-2018年7月间,选取我院ICU60例患者为研究人群,其中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30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护理标识管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ICU;护理风险;护理质量

护理标识是在护理工作中为了规避风险,以文字或图像的方式对风险源进行标识,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急诊ICU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的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护理管理的水平对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大影响[1]。有研究表明,在医院科室使用护理标识可以更好的警示患者及家属,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本课题组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ICU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标识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研究对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30例我院ICU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7-56岁,平均年龄(49.2±7.8)岁;平均住院时间(28±5.1)天;患病类型:心脑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外伤性损伤6例,其他9例。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ICU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7.1±6.4)岁;平均住院时间(30±2.5)天;患病类型:心脑血管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外伤性损伤9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标识管理,实施如下:(1)对患者进行标识,患者进入ICU后,为其配备腕带,标注患者的身份信息,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ICU档案,记录其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并将初步诊断情况详细记录便于后续查阅[2];(2)床卡标识,护理人员为患者张贴床头卡,并使用醒目的颜色标识,床头卡上面详细记录患者的身份信息,病症情况、有无过敏反应、以及该患者护理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首先确认信息,保证工作无误;(3)对护理人员进行标识,护理人员采用护士帽区分等级,并在胸牌处标识其姓名,职位等,使患者家属容易识别区分[3];(4)管道标识,在ICU的患者病情较重,常需要留置不同的管道,如胃管、导尿管、动静脉引流管等,为便于区分不同的管道,护理人员可对管道进行编号并使用颜色标记,在管道上面张贴标签详细标明置管人员、置管时间、置管长度等,便于进行后期的维护;(5)药物标识,ICU患者用药品种较多,护理人员应对品类、剂量做好标注,并进行认真核对,确保用药安全[4];(6)提示牌标识,在科室公共特定区域张贴“小心烫伤”、“小心地滑”等温馨提示牌,在禁止入内的地方进行红色禁止标识,在无菌区进行防感染消毒提示等。

1.3观察指标

选择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主要指标。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用药核对错误、管道滑脱、压疮、意外伤害等。

1.4统计学方法

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1观察组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演化较快,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对其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工作的疏忽[5]。护理标识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使用醒目的颜色进行提示,利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根据标签内容、颜色进行识别,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进行护理标识管理还能为患者家属提供便利,使其对护理工作有较清晰的认识,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6]。本研究中,实施护理标识管理之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护理标识之前的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急诊ICU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阿利,王慧,林芝.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87-88+95.

[2]江晓君,莫清清.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5):168.

[3]董玲玲,韩淑亭,张新双.护理标识管理在强化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12):1193-1195.

[4]胡萍.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188-189.

[5]张晶.护理标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48-249.

[6]华其娟.浅论在对ICU患者进行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