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试论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

吴昊

吴昊

中宁县国土资源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751100

摘要:持续土地管理是指土地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在准确分析我国土地资源使用现状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行政手段辅之以经济手段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来达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虽幅员辽阔,但可利用土地少,人均可使用土地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又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大量废水废物的排放又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污染。所以为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长远的保障。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土地作为人类从事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规划都是为了更好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来讲,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能否做到可持续管理制度的确立和有关部门的认真落实管理工作就成为当前对土地可持续管理中的关键。

一、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我国对土地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并且开展了多项与此相关的管理工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土地利用状况,提高经济建设水平和农林牧业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土地的利用方式、程度、调查方法与评价体制等等都得到了巨大改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可持续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要确保土地被合理利用。要想进行合理的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就要开展关于土地合理利用的有关研究,要全面调查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以及社会属性,了解土地的基本功能、发展方式、利用方法。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各个部门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保护和利用好农业用地,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水平能够实现高度统一,采取集约的土地管理方法,提高土地管理利用效率,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综合管理土地的目标。各地在进行管理时要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要明确匹配好土地的质量和适宜性,将土地的生物能量合理转化成农业效能生产力,并且按照各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等有计划的提高土地资料的管理水平。二是,土地可持续的利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要提倡可持续的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资源。这是目前我国国内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研究内容。特别是对农业用地、耕地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在我国致力于建设农业土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农业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有效的分析了当前土地的利用指标群、我国土地人均构成量化指标和人均土地、耕地消费所有量。一般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包括了布局结构指标和面积指标两类。比如说农业土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的效率、分布状况、用地布局等等。而质的指标包括农业生产用地指标以及工业承载用地指标。当前我国针对可持续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仍然不足以满足我国土地利用发展需要,所以仍然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目前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能否顺利实现21世纪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迎接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1.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我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和43%,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全国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量的79%,无灌溉设施耕地占60%,大于25度陡坡耕地达600多万hm2。21世纪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步目标的关键时期,土地资源短缺,人增地减的趋势在较长时间内难以逆转,在扩大内需和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土地资源利用和耕地保护将面临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确保粮食安全所需的耕地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导致大量土地浪费。建设用地以外延扩展为主,实际利用效率较低;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过大,空心村、闲散地大量存在;盲目批地,闲置撂荒土地较多。农用地的掠夺性利用和过度开发,致使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工矿废弃地复垦率较低。在很多地区人们对耕地重用轻养,导致地力衰退;全国受工业/三废0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全国已有/三化0(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面积达1.35亿hm2,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hm2的速度增加;每年因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约10万hm2。

三、促进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的对策

1.土地管理部门加快建立健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中应全面覆盖到土地的分配和转让、经营使用标准、相关土地审批程序以及我国土地城乡规划不同等方面。制度是指导实践的标准,所以,要合理分析我国土地使用现状,找出土地现状的原因,根据我国土地的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用规划,结合不同区域土地实际情况,在原有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的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使各区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具体管理工作中分工明确,实行工作责任到人的制度,对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标准指数做定期考核,对业绩不合格的管理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增加他们的危机感,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来加强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

2.提高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落实也不能达到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最终目标。所以在对管理人员选拔时应严格按照管理素质标准要求,并不断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在管理工作前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中应该注意到的事项的预测和解决突发问题的对策策划,在工作后及时对工作做出总结,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下一步改进方法的规划,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存档。

3.管理中应该做到将土地信息系统和土地开发利用系统统一起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土地的使用和规划现状统一到比较直接感受到的层面,便于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做统一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对所涉及的各个事项的分析,对工作中的不足能及时纠正,对下一步工作开展具有借鉴作用。并且通过数据智能留档,掌握最近几年土地使用的演变,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做好可持续土地长远管理规划。

4.肯定可持续土地管理对我国土地发展的积极作用,财政部门为此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切管理工作只有在财政支持下才能有效开展,所以可持续土地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土地管理标准制定出土地管理支出费用,按照程序向财政部门递交财政支出申请,财政支出也应该做好土地管理中各项工作的经费的审核,给予财政支持,并做好财政费用支出监督,为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以对土地的使用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人类社会和土地使用的和谐。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土地可持续管理制度还没有健全,管理水平比较低,具体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所以不能有效做到保护我国土地资源和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在工作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切实落实每项管理工作,使我国可持续土地管理工作真正能够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刘秀华.浅谈气候环境与土地可持续管理研究[J].农业科学,2013(15).

[2]石磊.浅谈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58.

[3]蒋宵霄,邵秀秀.贫困地区气候环境与土地可持续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5):6930-6931,6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