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李敏

李敏

(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401220)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不良反应率为5.3%,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64-02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力相对较差,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后则会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症状,导致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或者是抗炎药物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因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易对患儿体内的吞噬细胞与白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的7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存在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疾病的患儿,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01±2.35)岁,病程1~2.5d,平均病程(1.3±0.2)d;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14±3.02)岁,病程1.5~2.5d,平均病程(1.4±0.3)d。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退热治疗等,并指导患儿多饮水、多食用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儿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3008),按照5.0~10.0mg/(kg?d)标准,用5%200ml葡萄糖注射液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稀释,每日1~2次。持续治疗一周。

给予观察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儿注射炎琥宁注射液(安微省大东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29),按照5.0~10.0mg/(kg?d)标准,用5%200ml葡萄糖注射液对炎琥宁注射液稀释,每日1~2次。持续治疗一周。

1.3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3日后,患儿的发热、流涕及咽喉疼痛等症状及肺部体征完全消失,且患儿的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接近正常水平;好转:治疗3日后,患儿的发热、流涕及咽喉疼痛等症状及肺部体征基本消失,且患儿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有所恢复;无效:治疗3日后,患儿的发热、流涕及咽喉疼痛等症状及肺部体征没有任何变化,且患儿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没有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共2例(5.3%),均为皮疹;对照组共10例(26.3%),其中,胃肠道不适共4例,皮疹共4例,其他共2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χ2=6.3333)。

3.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部分患儿会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疼痛及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因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导致其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再加上毒副作用较多,因此,寻找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炎琥宁注射液主要是从植物穿心莲中提取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蓝内酯半酯单钾盐。该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增强患儿机体内细胞的免疫力,并能够增强外周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而能够加快免疫球蛋白的形成进程[2]。因此,炎琥宁注射液能够对因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引发的发热症状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不良反应率为5.3%,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炎琥宁注射液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同时还能够对因发热而引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负反馈作用产生一定的抑制而达到解热效果。

综上所述,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贵英.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3:63-64.

[2]魏秀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