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夏鸫

/ 2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夏鸫

夏鸫杨俊梅杨建丽

郑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肺炎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这类微生物无细胞壁,常呈丝状或分支状,故称其为支原体。近年来M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尤其多见于儿童,可占小儿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可达30,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8~10月份发病率最高.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较轻,甚至无症状,根据流行病史、患者的临床症状、胸片等检查常常不容易将其与一般病毒、细菌及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区别。由于其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的自身抗体,引起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肌肉、皮肤、关节等器官的免疫损害,病情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临床应用

1.材料和方法

1.1样本

收集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1日~8月6日在儿科就诊住院患儿病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已经初诊为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为2个月~12岁,病程为1~90天。

1.2方法具体方法有:(1)用MP快速培养法、PCR法和MP-Ab法等3种MP检测法对3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检测,记录结果。(2)通过研究对象病历回顾统计MP感染的例数,并按年龄、病程和3种MP检测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按文献、临床症状、体征标准,包括回顾性诊断――即患儿经红霉素治疗有效,经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无效者等;以及实验室检查3种检测法至少有一种阳性。病程计算方法:以病历本记录为准,即在患儿开始有症状或体征时开始计算,到患儿来就诊检测时为止进行计算。

1.4MP快速培养法支原体分离鉴别培养液由珠海市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清晨患儿未洗漱用咽拭子取咽部分泌物,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将咽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处理,接种到预温的培养基中,37℃培养;培养基液体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草绿色或嫩绿色且清亮,并且在静置时,瓶底有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阳性,5天后培养基颜色不变或无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阴性。PCR法: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应用PCR法检测MP-DNA,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在紫外灯下出现180bp扩增带结果判为阳性。每次试验均设阳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为MP质粒,阴性对照为无菌生理盐水),由专人进行操作,质量控制。MP-Ab法:试剂为日本瑞必欧株式会社MP-Ab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试剂盒,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抽取患儿静脉血3ml,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用血清检测,结果以≥1∶40判断为阳性。每次试验均设未致敏明胶颗粒、致敏明胶颗粒和阳性、阴性血清进行测定。

2.结果分析儿童MP感染的年龄以3~4岁年龄段的病例最多,为46例,阳性率最高,为70.77%,与其余年龄组段比较P<0.05,3种检测法与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3~4岁的年龄段与其余年龄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儿3种检测法的检测结果,显示MP快速培养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较短为(4.5±2.6)天,PCR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为(6.2±3.5)天,MP-Ab法为阳性的患儿病程均值较长为(8.1±4.5)天。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1MP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容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在临床上患儿有下列症状:(1)发热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刺激性咳嗽非脓性痰,偶带血丝。(2)可有咽痛、头痛、胸痛,全身症状比体征明显。(3)肺部体征不典型而胸片炎症显著,可见云雾状大片阴影。(4)WBC正常或升高。(5)青霉素类、磺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改用或一开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6)实验室MP检验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具备以上2个条件或以上者可初步诊断为MP感染。多时候,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儿的症状,需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做MP感染的诊断性治疗,但应与肺结核相互鉴别。

2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MP感染报道日渐增多,一般认为MP感染以年长儿发病较多,本文表1资料显示,2~8岁年龄段是发病的高峰期。占同期呼吸免疫科住院患儿的9.3%,比有关文献报道各年龄组支原体肺炎占肺炎发病的10%~20%低。说明MP感染的发病年龄有提前,且年龄越小,临床表现愈不典型。

3临床实验室检测MP的方法很多,过去所用的冷凝集试验法诊断MP感染缺乏特异性,敏感性也差,易受病程的影响。本文采用配对资料研究,对疑为MP感染的患儿进行3种MP检测法,以探讨MP快速培养法、PCR法和MP-Ab法等方法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提示临床医生根据患儿不同的病程选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以提高实验室的阳性检出率。

血清MP-Ab法阳性率是3种检测方法中最高的,为83.55%(127/152),该法是检测患儿血清中的MP抗体,而非直截了当检测MP本身,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MP感染。对患儿状态的综合评估应包括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试验结果的严谨分析。极低量的抗体可能不被此试验检测出来。另外还有些MP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只产生少量的抗体,高抗体滴度的样品要出现前带现象。表2结果显示,该法阳性病例,病程最长,这是由于发病初期,机体中尚未产生抗体而不能被检测出,提示发病时间较长或经过多种药物治疗过的患儿选择此方法有较高的阳性率。此检测法结果往往受抗体出现的时相及患儿年龄、机体免疫系统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

4结论临床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程、不同年龄以及用药情况来选取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以提高MP的阳性检测率,以更好地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小儿MP感染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51.

[2]安黎云,冉向阳,王缚鲲,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6):499-501.

[3]王缚鲲,贾恒川,安黎云,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及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4):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