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与婴宁形象比较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3

史湘云与婴宁形象比较探析

李娅矣笑杨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650201.

摘要: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众多女子中比较独特的一个,她是大观园里的另类,心直口快,爽朗豪放,特立独行,爱说爱笑;而婴宁也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造的一个另类,亦憨亦黠,至真至善,笑不可遏,爱花如命。两个动人的新型女性形象,有许多相似点,当然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试通过两个形象的对照,探析出她们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史湘云;婴宁;对照;形象;异同

前言

《红楼梦》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的女子形象,而史湘云因她“英豪阔大,爽朗乐观”显得独树一帜。纯真善良,爱说爱笑的她不像林黛玉那般胸襟狭隘和多愁善感,也不像薛宝钗那般的罕言寡语和安分随时,心直口快的她不仅女工精巧,而且诗才捷敏。湘云与婴宁都是经典名著中的“经典”女子形象,两人都有相同的身世、相同的性情、美丽的外貌、精于女工等。当然,她们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如:兴趣爱好不同,湘云爱诗,婴宁爱花,湘云也因诗显得才华横溢。“这两个少女仿佛前世今生,彼此之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尽管生活方式和命运结局各有不同,但她们都是真善美和自由的象征。”①

一、史湘云与婴宁之“同”

史湘云和婴宁虽出自不同性质的两部名著、由不同的作者塑造,但两个女子身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试从她们的出身、外貌、出场、性格、悲剧命运等方面谈谈她们的相似点。

(一)父母早亡

史湘云出身金陵世勋史侯家,后因家道中落,父母离世,在叔婶跟前长大,虽为小姐出身,在家却一点儿也做不得主。湘云不仅身体累,心里也够苦,在家受尽委屈。婴宁的身世也如湘云一般苦。婴宁曾对王母自述身世:“我非母出,父为秦氏,没时,儿在褓中,不能记忆。”老媪也曾说:“渠母改醮,遗我鞠养。”③言语间透漏着婴宁从小就没父母疼爱。最后婴宁自揭真相:“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④可见婴宁在坟垄间由鬼母养大。她和史湘云一样自小就没了父母,由他人代养,孤苦可怜。

(二)美貌动人

《红楼梦》中写湘云的出场仅用了六个字“史大姑娘来了”(第20回),随后只见她大说大笑的进来了。这就是史湘云的出场,低调且惜墨如金。与此类似的婴宁出场也显得很直接:“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湘云的美貌是无可挑剔的,她女扮男装,众人夸她:“比打扮女儿更俏丽些”(《红楼梦》第49回)她醉眠芍药裀,“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一群蜜蜂蝴蝶闹囔囔的围着”。

而对于婴宁的外貌美,《聊斋志异·婴宁》中提到:“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绝代”是一种怎样的美,美得让王子服一见倾心。另外,婴宁的美与她的生活环境有关,她自小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野中,特定的环境造就了这么一位美丽、纯洁、素雅的少女。湘云和婴宁都是惹人怜惹人爱的美人。“如果说史湘云是曹雪芹用芍药塑造的纯美人,那么婴宁便是蒲松龄用鲜花包围的真仙子”。⑤

(三)性格相似

1、天真

湘云心直口快,胸无城府,最明显的表现为贾母请戏班子里的人到家里唱戏,凤姐形容一小生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宝钗心内也知道,却点头不说;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红楼梦》第22回)她把大家都不敢得罪的林黛玉给得罪了,可见她是多么的单纯和心直口快。她活泼、豪放、纯洁、勇敢。而精灵般的婴宁性格中更不失纯真,《聊斋志异》中反复提到婴宁爱笑,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笑声始纵”“狂笑欲坠”“放声大笑”,这种笑便是一种纯真。

2、善良

湘云的善良表现为她对下人的体贴。小说第38回螃蟹宴,她不忘让姨娘、婆子、丫头们一起吃。她曾赠送绛纹指给贾府四个大丫鬟,并亲自送到她们手中,表现出了她对丫鬟的尊重。在贾府里丫鬟们可以和她开玩笑,互相打趣。邢岫烟家境贫寒,受迎春房中人欺负,史湘云就要找迎春评理。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和侠义心肠。婴宁的善良是她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⑧婢女犯错她都去说情,足见她是平等待人的。她的善良还表现在她孝顺和知恩图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和王子服结为夫妻之后,她反笑为哭,请求与王子服一同把鬼母和生父合葬,“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除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由是岁值寒食,夫妻登秦墓,拜扫无缺。”⑨她的善是一种美德。

3、爱笑

湘云和婴宁都是“笑美人”,“人未见形,先已闻声”,爱笑是她们的天性。众姐妹说起画园子的事儿,黛玉起名“携蝗大嚼图”,大家听了,都哄然大笑,而湘云却连人带椅子都笑歪倒了。《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当宝琴联道:“埋琴稚子桃”的时候,湘云笑弯了腰,才道出那句“石楼闲睡鹤”,她和宝琴、黛玉对抢时,她自己都笑软了,当黛玉推她往下联,她却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第20回,她出场时见到宝钗和宝玉便大说大笑的,忙问好厮见。真不愧是“笑美人”。

至于婴宁,被称为“笑矣乎”,小说中多次提到她的笑,如“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笑声始纵”“狂笑欲坠”“浓笑不顾”“放声大笑”“笑倚树不能行”“笑极不能俯仰”等。她的笑是一种发自内心真诚的笑,蒲松龄在小说中说道:“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她在笑的同时也把快乐传递了给别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类确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婴宁确实将她的这种笑作为了一件好的“武器”,感染着周围的人。蒲老先生在小说中把婴宁的笑写得千姿百态,把她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三)悲剧命运

纵然史湘云和婴宁是渴望无拘无束的,也努力地争取着,但她们还是有着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她入世前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嫁与王子服后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受封建专制的社会,像她那种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女子在世俗禁锢的社会里又怎么生活的下去。可见封建礼教制度下的世俗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湘云和婴宁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性格被封建礼教无情的扼杀,她们的悲剧都是不可避免的。“婴宁和湘云两个人物,浅尝如珍馐佳撰,爽口悦目,深品则有丝丝悲凉”,美好的少女就这样被封建社会毁灭了。

二、史湘云与婴宁之“异”

尽管史湘云和婴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拙文就其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才情等方面对照出她们的不同。

(一)生活环境迥别

湘云和婴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湘云出身在官宦世家,婴宁则出身在幽静的山谷之中。湘云生活在府邸之中,有着贾府这种有钱有势的亲戚和贾宝玉众姐妹这样的玩伴;婴宁从小与鬼母相伴,社会关系单纯而朴素,不懂三从四德,不懂诗书礼仪,她“呆痴如婴儿”。湘云的生活环境是受封建礼教约束的史府和贾府,婴宁入世前的生活环境则是一种世外桃源。这不仅让我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一种多么惬意和悠闲自得的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人的性情、气质不同,命运也就自然不同了。她们的生活环境一个是纯净,一个是混杂。婴宁接触的人物比较少,湘云接触的人物比较复杂。婴宁源于自然,湘云则从小就一直生活在污秽的环境中。

(二)兴趣爱好不同

1、湘云爱诗若狂

薛宝钗称湘云为“诗疯子”,她的才情并不逊于黛玉和宝钗。她的“寒塘渡鹤影”与黛玉的“冷月葬诗魂”堪称精美绝伦。

2、婴宁爱花成癖

婴宁非常爱花,她一出场就“拈梅花一枝”。最经典的一句“而爱花成癖,物色遍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史湘云和婴宁,一个爱诗,一个爱花,皆是爱美的女子。纵然喜爱的对象不一样,但她们都有着追求美的共同愿望。

(三)痴憨却聪慧

史湘云不像薛宝钗那般敛声屏气,步步留心,她心直口快,带有娇憨之态。《红楼梦》第32回贾雨村来贾府拜访,贾政喊贾宝玉一同去作陪,宝玉一向厌恶贾雨村,湘云却还劝说宝玉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会要你。如今你大了,你就不愿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谈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从这看出湘云是有多痴憨,不会按别人的喜好来行事,不善于分析判断,反而人云亦云。而婴宁看似痴憨,却也同湘云一般是一个聪慧的姑娘。她爱笑,大大咧咧,对于那西邻之子墙下的恶作剧,不正是她的聪慧之处么?“生以痴憨,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秘密,不肯道一语”。和王子服喜结连理后,“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聊斋志异·婴宁》)才把自己来历的实情告诉了王生,可见她的聪慧。她知道母亲耳聋,竟说“大哥与我共寝”,故意惊吓王生,让王生很是尴尬,一览无遗地突出她痴憨中聪明狡黠的性格特征。

(四)悲剧结局不同

湘云和婴宁都是受读者喜欢的人物形象,但她们却有着各自无法逃脱的命运悲剧结局,那她们的悲剧结局有何不同呢?婴宁的笑声最终因世俗的约束戛然而止,如此爱笑的女子竟“正色,矢不复笑”,而后却“反笑为哭”,真是不让人为之叹息。蒲老先生在文末称婴宁为一种“合欢、忘忧”的“笑矣乎”草,更称其为“我婴宁”,这是一种怎样的喜爱?作者将人性的真善美寄托在婴宁身上,表明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关注以及渴望保持人性本色。这也是作者希望的寄托,表明作者渴望保持人性本色。

湘云的归宿,很多红学家在研究,但都意见不一,无论哪一种说法,她仍然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一个美丽多才,豪放不羁的女子最终也只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从而进入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我从部分资料了解到专家们对于湘云的归宿主要有两种说法,分别是:湘云与宝玉结合,湘云与卫若兰成婚。太史公门生曰:“好在与宝玉有金麒麟之姻缘,花好月圆,夫妻恩爱,折得幼年时坎坷情状。”对于后一种说法,《红楼梦》第十四回中和“陈也俊”一起提到过卫若兰,之后再也没提过,并且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也没明确提到过他与湘云的关系,两种说法都是大家的推断,所以并不能确定湘云的归宿,“千红一窟,万艳同辈”。史湘云是一个悲剧,也是她所处时代的悲剧。

结语

综上所述,湘云和婴宁两女子有同有异,有喜有悲,她们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化身,且塑造她们的作者在对女性命运思考上有共通之处,她们希望女性是自由的,不受礼教约束的。蒲松龄称“我婴宁”,由此可见对婴宁这个人物的喜爱,我们从婴宁这个人物身上可以观照蒲松龄的理想人生状态和他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索。

注释:

1、13夏蕾:《痴人憨笑奇女子至纯至美真性情》,《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

2、12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5回中的【乐中悲】,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婴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4、9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婴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5、19赵巧丽:《“笑”的解读——史湘云与婴宁之比较》,《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年第8期。

6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21回,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7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8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婴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11、18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婴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10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52回,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14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76回,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524页。

15王俊玲:《亦真亦幻奇女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6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第20回,长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17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20杨大远著:《金陵十二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21冯瑞兰:《2000——2010年史湘云研究综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6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清)蒲松龄著.聊斋志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杨大远著.金陵十二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