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建筑线测量放线技术与施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3
/ 2

弧形建筑线测量放线技术与施工要点

杨远江

身份证号码:42280119931001XXXX

摘要:测量是施工眼镜,测量服务于整个施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千变万化建筑,千变万化的建筑展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但是这千变万化的建筑给我们测量增加了难度,弧形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的,本文研究了弧形建筑的测量放线技术与施工要点。

关键词:测量放线技术;弧形建筑;误差控制;测量精度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中出现了更美观、更复杂的平面形式。这些复杂的建筑增加了测量难度,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完全满足弧形建筑的测量。弧形建筑施工的主要方法有:直滑移法、矢状高度法、坐标计算法等。

一、工程测量放线的主要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计划的人员应了解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计划的了解后,必须通知工人和建筑构件上对于数据估算的准确估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对于应用的工程测量任务,提前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并确保程序设计人员尊重程序设计,同时提高人工错误的集中程度,使工作正常进行。

2.施工之中的测量。在施工阶段,测量放线人员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将施工设计图纸中建筑的轴线、竖向控制线、高程点、角点等在施工现场标注出来,同时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测量放线人员还要对特殊地质条件发生的沉降、水平位移进行检测,并对现场的各种实际情况在测量之中有所体现,以保证后期施工之中的各项安全工作,和对于工程的质量保证。

3.在工程完成阶段,负责测量放线人员的主要测量任务是严格检查建筑的垂直性、水平位置、各构件的尺寸等。在整个建筑完成后,负责测量和调试的工作人员还根据工程的设计和验收数据编制竣工计划,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后续使用。对于现代工程来说,测量线路的速度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其在建筑中的重要性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二、建筑测量放线方案选择

1.矢高法。这种方法包括根据弧形的矢状高度对弧形圆弧上的点进行渐变,然后绘制弧形。由于计算简单,工作人员易于掌握,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半径较大的建筑物,由于计算简单,但是在测量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精度要求无法满足。

2.直接拉线法。直线拉线法通常用于小半径圆弧,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设定曲线端点和桩端下,集中在端点给定的数据作为两个弧的半径,是圆的中心,确定中心桩,然后使用中心桩作为一个圆,用给定的半径来确定桩的结束在弧的端点,测量所需的弧。与其他方法相比,直接拉线法简单,易于操作,易于掌握,所以现代工程应用较多。但是本工程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3.坐标计算法。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提出,以方便有关工人使用。坐标计算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操作简单,施工简单,提高了施工精度。但是测量任务大,工序复杂,质量保证难。

三、建筑基础的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进度测量地面平面位置和高程,建设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必须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并检查设计图纸,仔细检查尺寸,了解施工现场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使调查工作计划,并准备必要的设备。

1.测量人员及技术准备。根据工程测量工作量和操作方便程度,提供相应数量的测量人员。测量员应熟悉图纸,认真研究施工规范,同时计算并记录结果。

2.测量仪器和工具的准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水平仪、激光反射片、校正玫瑰刀针、对讲机、塔尺、水平尺、钢卷尺、尺垫、三脚架等。仪器应按说明书和设计要求仔细检查,经合格验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填写《计量检测设备台账》、《计量检测设备周检通知单》、《机械设备校准记录》、《机械设备交接表》等表格,以便管理数据存档。

3.主轴线的测放。在基础结构施工中,应在基坑周围地面设置控制确定主控制点。此外,还应根据整个工程的测量方案和总平面图上标出的边界桩点或轴线交点的大地坐标,对控制点进行进一步复核。

4.平面轴线测量。首先是平面轴线的测量:平面放线主要是确定轴线位置和柱子方向以及各弧形线的尺寸标注。其次是采用AutoCAD对弧形部位进行等分面线段,并选择等分数个数,利用cal命令计算弦的等分长度,利用dist命令直接量测圆与弦的距离,应用“线性标注”直接标于图上,供施工放线用。放弧形轴线采用的是分弦长求各等分点矢高,来做出圆弧等分,做得越细做出的弧形越准确。第三是根据工程现场环境条件,在施工项目的现场预设多个测量控制目标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平面放样、高程传递和沉降观测需要的施工专用控制网。第四是对CAD图中的导线点完成布设后,要认真进行严密计算,必须确保该CAD图中的坐标与设计图所示的坐标为统一的坐标系统。这些工序完成后再采用极坐标法依次确定建筑物的圆心点,然后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扩展确定出测量平面的控制点,最后将这些点相连形成一个总的测量平面控制网。第五是施工现场实地放样时,应将全站仪安置在确定的控制点上,首先要测设出该建筑物各个大角的轴线桩,然后再测放其余的桩点。如果发现有个别桩点因场地或通视条件影响无法一次性放出时,必须将仪器移至与待放点相对较近的控制点上再进行测放,直到能满足要求为止。同时,还可以采取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等其他定位条件灵活的测量方法进行测设。第六是基坑垫层浇筑后,由于垫层与地面高差较大,且地面上控制桩受基坑开挖影响,为了准确定位。首先应先将仪器安放

在确定的圆心点上,其次是应在该基坑的沿口边地面上测设出转点,然后再把仪器搬到转点上,从而在基坑垫层上测设出站点,最后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地下室平面位置。第七是首层轴线控制网验收合格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0.000以上楼层放线采用内外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各楼号每层留设4个垂直引测点孔洞(200mm×200mm),作为内控制,用激光铅垂仪进行投测,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上一楼层,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至上一楼层投测点,其方法同基础层。待每一层墙模板拆完后,即可将轴线引到外墙上,并用红漆做标志,以后每层按此轴线用经纬仪往上投测作为外控制。在地面架设经纬仪应垂直于建筑物,最大偏差垂直度不超规范要求。根据四周的轴线投测线放出四周的外墙轴线,与内控制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同时,应注意在窗口两侧的纵向控制线定位测量中,一定要以第一层窗口两侧的纵向控制线直接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传递。为了确保测量精度,对整个楼层轴线的控制点必须进行闭合复测,并要求每次引测基准点要从基准点层进行投点。

结束语

测量放线施工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一场最为重要的准备战役,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思.圆形建筑的工程测量放线控制要点分析U]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2]秦齐.弧形建筑的测量放线技术及控制要点Ⅱ]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