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讨

徐杰刘大寒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城市环境与空间格局,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而且对城市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城市设计规划中某一建设范围内展开的特定设计,建筑设计的好坏同时也会对城市设计的整体设计效果起到重大影响。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关系;协调统一

引言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城市设计中包含着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较比与建筑设计发展较早。因为城市在很早就出现了,在古代集市聚集的地方就有城市。宋代工商也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城市设计也出现了。在城市设计发展越来越成熟时,城市的设计已经大大不能满足人们审美化的需求,所以建筑设计出现,建筑设计以美观为出发点,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方面的变化。

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两个独立概念。在阐述和分析城市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城市规划设计这一基本术语和纲领性概念。所谓的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以内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等,以及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的总称。城市规划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要依靠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描述和说明。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等特征,城市设计则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的优点,而且城市设计大部分是为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架构,因此它又不等同于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一般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建筑设计则是指为了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一般要包括人们对其使用功能以及视觉感受等方面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能够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均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

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存在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建筑设计主要是由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发展而来,学科上依然属于城市规划范围,其主要就是利用建筑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展开建筑设计,并且其涉及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有城市规划学、环境行为学、景观设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所研宄的对象均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方面不同,两者都是以创造有序、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性,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以及各类工程设施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且满足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趋势。规划的平面图是城市设计三维空间的主要前提与基础,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如果交叉部分无法实现统一,就会出现规划与设计改动幅度大,增加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的问题;而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不进行大的改动,就会导致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无法落到实处,进而只能以一种书面形式存在,影响了城市发展与进步。所以,一定要确定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理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实现科学指导城市建设的目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

1、以城市规划为前提,强化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实质指的就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与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且完成各项建设项目的全面安排与合理部署,其焦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大部分城市建设均是由很多个体项目组曾,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从性能角度而言,建筑设计主要就是对业主要求、想法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体效应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强调的是个性工程产品。如果人们可以利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指导建筑设计,那么就会拉大现实需求与客观实际的距离,导致出现现实与设计脱节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定要对城市社会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从而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予以改善。

2、做好城市设计的立体化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需要做好城市设计的立体化工作,让紧张的土地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使用,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高附加值含量提高,满足人们更大的需求。立体化设计不仅是时代的发展所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交通发展、建筑用地以及企业的扩建等等,更需要城市设计为未来做好统筹工作。在立体化设计的同时,充分挖掘建筑设计的优势,利用建筑设计的优势,简化城市设计的复杂度,确保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城市、建筑的更好发展。

3、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建筑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4、立足于建筑设计,完善城市规划

首先,从城市区域规划大环境出发,将具体建筑设计和区域大环境进行结合。优秀的建筑设计一定会对社会区域大环境进行全面考虑,而不会将其孤立出来。在考虑个体建筑和区域环境的时候,一定要从建筑整体轮廓出发,实现其与周边建筑色彩、结构、外观、格调等方面的完美契合。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城市各组成部分职能的全面落实,分清主次,实现有效衔接,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合理建设城市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等,实现城市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语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能考虑的更深远。城市规划是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鉴于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宏宇.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创作实践中的互动[J].城市建筑,2014,10:78-82.

【2】曹洪刚,高晨.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异同[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