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体系的发展

/ 1

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体系的发展

胡婷谢文静(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对老年护理问题的研究渐渐成为了各国医疗民生保障的新议题,对我们中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和老年护理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明智地发现所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构建完善老年护理体系。方法:通过对我国老龄护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老龄护理模式的成长状况进行分析,找到“症结”,对症下药。结果:发展起步迟,专业人才欠缺,老年护理模式不够完善,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处在一个着实艰难的时期。结论:随着医改的不断落实,老年护理体系的构建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关键。本篇文章通过“问诊”我国老龄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及老年护理模式成长状况,发现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构架【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90-021引言人口老龄化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社会问题。1999年开始,我国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0%的比例,再加上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老年福利系统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因而目前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难成体系。探索如何为学习外部先进经验,完善和发展内部服务体系,实现在老年护理中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一个时代任务。2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分析2.1发展起步晚,发展滞后我国老年护理发展处在“婴孩期”,还在适应阶段。长期以来,一直被笼统地归属于内科护理的范围,这对于体系架设不是一个好征兆。我国政府对老龄护理事业的重视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去年两会“医改”的步伐,《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关键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老年护理事业迈向“体系化”发展的开端。2.2专业护理人才短缺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相关专业的学校或学院比较少,目前全国仅有32所高职院校,25家中等职业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总计年招生数也只有约2500人。同时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0%多,只有大概5万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据统计,全国范围内至少还需要一千万名养老护理人员。这其中缺口相当惊人。2.3老年护理面临挑战目前我国老龄人口(60岁以上)达到1.3亿,高龄人口(指80岁以上)超过1100万。老年人中超过三分之二患各种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平均患病率的四倍。患病种类多、时间长,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或需人帮助的占3.9%-8.4%,有大约140万老年人久病卧床。这些人群缺乏长期稳定的专业照顾。3我国老年护理模式发展现状探究3.1机构养老模式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平台构成了机构养老模式的重要内容。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和精神安慰等形式是这种模式下所提供的主要服务。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在功能和服务对象上,难以简单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未能“按需服务”也是这些机构做得不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供的服务方面做到多元化的关键在于更加主动地发现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3.2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指不离开家庭这一核心、同时强调社区平台和专业化服务的手段,主要是为选在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服务内容不仅包括生活照料,更关键是提供医疗服务。这一模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老年朋友“喊出来”,另一种是服务“送上门”。3.3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指以建立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发挥社区机构的作用,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并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的一种养老模式。于居家服务、日托服务以及社区养老机构等提供的服务一般是其主要表现形式。3.4以房养老模式“以房养老”模式设计要素比较复杂,这种养老模式在美国和欧洲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了,但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不论是在金融市场运作,还是房地产市场质押,都不具备这种模式下要求的综合评估定价能力,所以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仍是一片盐碱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曾推出试点项目,但是在我国,没有多少老年人愿意采取这种养老方式。4构建完善我国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议4.1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制度设计才是架构标准化体系的根本,我们需要从法制层面保障根本。有了制度设计层面的必要条件,还要加大发展老年医疗保险事业,凝聚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力量,确保老有所医。搭建网状老年医疗保健网络工程是制度网上的具体实施。从市级到县级再到乡镇,都需要统筹配置,最终搭建老年医疗保健网络网。4.2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我国可以鉴英、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在老年护理教育方面,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在中职院校,高校的本科教育中普及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在社区护理中,加大培训,培养实用型的专用人才。另一方面在高校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博授予点,培养本行业高精尖专业人才。4.3建立健全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网络政府应利用媒体、报纸、网络等多渠道宣传老年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老年护理服务进行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老年护理信息归档也是大势所趋,因为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应该建立老年基本信息数据库,这样才能更快捷方便查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疾病康复、健康保健等信息,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5结语《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是评估我国老龄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书中指出,在205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最大值-4.37亿,2000年到2030年这三十年间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最佳时期。是而,我们现在一定要抓住机遇,在医改的背景下,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搭建好中国特色老年养护体系。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的搭建,事关民生大局。它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来通力协作,并在不断探索中实现创新和发展。参考文献[1]刘士杰,原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尧问题与政策[J].中州学刊,2011,11(6):122-126.[2]赵儒煜,刘畅,张锋.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院挑战与选择[J].人口研究,2012,36(2):71-81.[3]吕盛鸽,宣丹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系数预测[J].统计研究,2012,3:27-31.[4]刘新莲,戴红霞,曹艳冰.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57-58援[5]钱军程,陈育德,饶克勤,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流行趋势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6-9.[6]尤黎明.试论老年照护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04,4(1):9-12.[7]原新,李志宏,党俊武,等.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J].人口学刊,2009,6:25-29.[8]黄建英,钟长霞,梁丽.1459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病人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08,21(7):1028-1030援[9]王志红,詹琳主编.老年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张先庚,赵清霞,李凤燕,等.养老院实施特色护理管理的实践探索[J].2012,21(4):289-290[11]施永兴.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护理服务 体系构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90-02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社会问题。1999年开始,我国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0%的比例,再加上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老年福利系统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因而目前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难成体系。探索如何为学习外部先进经验,完善和发展内部服务体系,实现在老年护理中的&ldquo 高质量发展&rdquo ,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一个时代任务。 2 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发展起步晚,发展滞后 我国老年护理发展处在&ldquo 婴孩期&rdquo ,还在适应阶段。长期以来,一直被笼统地归属于内科护理的范围,这对于体系架设不是一个好征兆。我国政府对老龄护理事业的重视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去年两会&ldquo 医改&rdquo 的步伐,《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mdash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关键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老年护理事业迈向&ldquo 体系化&rdquo 发展的开端。 2.2专业护理人才短缺 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相关专业的学校或学院比较少,目前全国仅有32所高职院校,25家中等职业院校开设这一专业,总计年招生数也只有约2500人。同时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0%多,只有大概5万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据统计,全国范围内至少还需要一千万名养老护理人员。这其中缺口相当惊人。 2.3老年护理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60岁以上)达到1.3亿,高龄人口(指80岁以上)超过1100万。老年人中超过三分之二患各种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平均患病率的四倍。患病种类多 时间长,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或需人帮助的占3.9%-8.4%,有大约140万老年人久病卧床。这些人群缺乏长期稳定的专业照顾。 3 我国老年护理模式发展现状探究 3.1机构养老模式 社会福利院,敬老院 老年公寓 老年康复机构 护理院 临终关怀机构等平台构成了机构养老模式的重要内容。生活照料 医疗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和精神安慰等形式是这种模式下所提供的主要服务。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在功能和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