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和谐是医院和谐建设的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议社会和谐是医院和谐建设的保证

曹子淳

曹子淳(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立医疗机构,构建和谐医院是责无旁贷的工作,而社会不断的和谐推动了和谐医院构建,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根本保证。首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生命线;其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第三,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遵循的守则,也是和谐医院的生命之源;第四,“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健全制度是和谐医院必备环节。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医院;先进;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构建和谐医院、尽快适应和融入和谐社会,也是医疗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和谐建设,离不开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医院和谐建设的根本保证。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生命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提高自身战斗和领导力,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而构建和谐医院,必须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员队伍“保先”,充分展示当代共产党人和医务工作者为民服务的风采,弘扬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发扬一心一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无私奉献精神,用坚定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去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每位党员必须在群众中起到核心作用,从自己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

我们医院的医疗骨干百分之八十是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市劳动模范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在医疗活动中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把病员当亲人,在各项公益医疗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受到患者的普遍赞誉。所以保持医务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构建医院和谐和的生命线。

2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进社会更快发展。社会只有不断发展、不断的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和谐状态。

建设和谐医院,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医院品位,就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不断的在服务质量、医疗技术、人员素质,医疗设备上加以提高和更新,才能在社会和病人中树立崇高威信,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质量和效益是医院发展的两个轮子,保持两者平衡发展是构建和谐医院惟一选择。我院在十一五规划增加了高压氧舱、磁共振、64排CT等大型医疗设备,21层病房大楼启用。医疗设备的更新,每年递增资金在10%以上。加强了专科建设,省临床重点专科和专科建设4个,市医学重点专科和临床重点专科达16个。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各类优秀医务人才达数百人,由于医疗力量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患关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发展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

3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遵循的守则,也是和谐医院的生命之源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而诚信友爱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说社会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润滑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一个医疗单位也是如此,诚实守信,仁爱尽至,时刻为病患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尽最大努力为病人解除痛苦,群众就会信任你。我们要克服诚信危机,创建诚信友爱医院。

首先要加强医院诚信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切实可行的诚信管理制度,赋予诚信准则具体的内容。同时,要加大对诚信建设和监督力度,尤其是社会监督,促进医院诚信建设。

其次,要加强诚信意识的教养和教育。诚信道德教育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诚信教育与法律规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实践诚信的道德基础。因此,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道德观念和意识,提高全员诚信素质。把事业信仰、行业使命、医院精神、医院价值观、医院道德、医院作风及职业伦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灌输给每一位员工,使得广大医务人员在医、教、研、防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用诚实守信的行为方式来自觉履行医院的各项工作。才能自觉地用诚信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良好的诚信品质和职业素质。

第三,要加强医院诚信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领导者要身体力行,做诚实守信表率,尊重、关心每一位员工。通过领导的言传身教,使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中,讲究信誉,诚实工作,才能把医院诚信建设的基础夯实。

因此,我们要用诚信友爱赢得社会、赢得患者的信任,赢得和谐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和谐医院建设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克服诚信危机,创建诚信友爱医院。

4“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健全制度是和谐医院必备环节“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点之一,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还得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通过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确立,为国人营造自由、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规律、法律充当交易竞争的裁判员。一个医院要办成和谐医院,没有一整套完整制度体系,没有科学的医学标准,是无法完成的。一系列规范的诊疗常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医院的有力保障。

5着力解决社会焦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医院的民心所向社会热点、焦点,反映了社会成员对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关注程度,常常由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后果严重等特点而导致社会运行风险增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危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大范围传染病、看病就医难、贫富分化、职务犯罪、腐败、失业、生产事故、道德滑坡等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认真探讨上述问题的现状、成因与解决对策,使热点焦点问题的解决由被动应付走向主动应对。

与构建和谐医院有最直接关系的就是如何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医院服务宗旨,确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医院一是要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二是依法执业,行为规范。特别是要规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三是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四是提高服务意识,主动与病人交流;五是优化就医流程,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六是杜绝不合理收费,提高收费透明度;七是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新风尚。只有努力解决和完善上述一系列群众关心的问题,使社会和群众满意,医院才算融入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