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电力线路迁改设计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配电电力线路迁改设计要点探讨

张欣欣

(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190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推进中,配电电力线路迁改往往是先锋部队,需要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同时要与其他各种管线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开展。配电电力线路迁改方案既要满足迁改的最终目的,又要合理规划保证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因此配电电力线路迁改设计方案对于工程总体推进及节约项目投资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迁改;停电时间控制;减少二次搬迁;防护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大城市都在不断进行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和完善。道路规划建设的前期需要对原有道路中各种管线进行迁改,其中配电电力线路迁改涉及面广,比重较大。电力迁改的过程中既要满足道路施工准备要求,满足供电部门的管理要求,又要满足各用电单位的用电需求等各方面需求。因此,电力线路迁改设计方案对于整个市政道路的建设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电力迁改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电力电路迁改设计首先是为基础建设项目服务,因此以达到满足市政工程施工条件为目的进行迁改设计及实施,并确保电力设施迁改配合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改造过程电网运行风险可控在控,确保设施迁改工程质量。

1.2迁改设计须遵守政府部门规定的相关迁改工程管理办法,拆一还一、实物还建,并结合规划发展及管网系统完善的原则,对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影响的电力管线进行临时迁改和还建。管线的迁改遵循合理利用原则,在保证管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拆迁量。

1.3电力线路迁改必须满足供电部门迁改管理要求及电网的建设要求,并按供电部门相应的流程进行审批后方可实施。对于迁改线路涉及到的各产权单位应该由建设方统一进行协调并告知迁改方案,设计方案需取得产权单位的同意。

1.4迁改拆旧物资的报废和回收需按照国家及南方电网的相关要求执行,并按照流程进行审批上报。

2案例分析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环至南屏支线延长线(后文简称为支线延长线)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组成部分,全线长4.962km,是市政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根据中交第二公路勘测院提供的支线延长线规划路径图,该项目电力线路迁改涉及内容包含10kV架空线、电力电缆、电力光缆、户外环网柜、柱上真空开关及部分低压线路等。

2.1工程概况:

将支线延长线施工范围内的存在影响的电力线路进行迁改至用地红线范围外或不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外,采用在公路用地范围外沿新建南琴路高架桥新建市政电缆沟及排管,待市政电缆沟及排管完成后将原电缆一次性迁至新建市政电缆沟,尽量避免电力电缆二次搬迁。电力线路设计需满足原有配电网络图及相关改造要求,并需配合工程中各相关其他管线的施工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总投资。

2.2电力迁改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1)收资的重要性

迁改项目最重要的是前期收资,该项目南琴路段东侧220kV南屏站所有10kV出线均在该路段出线,同一路径电缆数量过多,敷设方式多样,电缆标识牌缺失严重,电缆走向排查困难。南琴路段道路及珠海大道均为近期修整施工后的道路,现场变化较大,部分电缆埋置位置无参照物,通过物探资料取得的信息有限,不能完全作为施工设计依据。因此,在前期现场勘查收资阶段采用排除法、电缆截面分类法逐一进行判断,并找到当地的运行人员、前期工程施工人员甚至是监理单位进行反复排查确认,对于直埋段的电缆,采取物探数据及供电网络图综合分析,确保采集到的原始资料正确性,为电力迁改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提供好的前提条件。

2)设计方案的制定

该迁改工程目的主要是为了支线延长线高架桥桩位及主体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次方案采用在立交桥施工前,在适当位置埋设电缆管沟,将现状电力、通讯线缆迁至新建管沟,并与现状电力通讯管接通。对现状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横跨南琴路部分,因10kV架空线跨越南琴路高架桥段如采用架空线跨越,高架桥两侧需采用高塔并满足架空线导线最大弧垂对高速公路路面安全距离7米,工程造价高且运行维护困难,现采用架空线改电缆下地穿越南琴路段。

根据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提出大桥滴水线外1米为该项目施工不受影响范围的原则,确定迁改方案如下:尽量将所有电力设施迁改至大桥滴水线外1米,有需要穿越支线延长线的电缆需在两个桥墩之间中间部位埋管穿越,所有户外开关箱根据“拆一还一”的原则进行迁改建设,部分架空线采用电缆下地并增设户外开关箱,原有用户箱变迁改至不受影响范围内。方案制定期间经历了多次与相关电力设备产权单位进行约谈,其他各类管线迁改实施前的对接协调,迁改方案取得供电部门的审查审批,包括所有电缆迁改驳接点的确定,部分顶管、埋管位置的确认,新建市政电缆沟及排管的确认调整等等。设计方案也考虑了因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进行调整变更,把握好变更的量度,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不能被施工牵着鼻子走,要做最优的选择。

在设计中对于拆除的旧电缆尽可能的合理利用,按照不同型号的电力电缆及不同标段的施工顺序,合理的安排施工停电时间和施工顺序,可使拆除的旧电缆最大程度的重复利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使工程造价做到最低,达到经济合理。

3)停电时间的控制

工程设计需满足现场施工条件,在施工中又不能干扰重要用户的正常用电,尽量减少一般用户的停电时间。依据这一设计理念及实际情况,为减少用户用电停电时间,在设计中对线路搬迁时需做好停电计划,分多次搬迁,逐条对线路迁移。具体做法:在施工设计中我们采用有双电源环网供电的用户,进行电源转接供电后进行施工,对于单电源点的用电单位,尽量采取发电车保供电,并采取先敷设电力电缆至用电点,停电时间缩短为制作电缆终端头的时间。

4)尽量减少二次搬迁

施工中部分新建的通道位置处于原有电缆沟部位,新建电缆沟尚未修建,需要对原有电缆进行多次搬迁,根据实际情况先避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该项目珠海大道段就需进行一次搬迁避让桩基施工,待桩基施工完成后二次搬迁至原位置,待市政电缆沟完成后迁至新建永久电缆沟。在设计中尽量考虑减少二次搬迁,如无法避免,需考虑好迁改的位置,预留二次搬迁的电缆长度,避免接头过多。在工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路段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了优化方案,比如有部分电缆排管过河涌路段采取与施工单位协商尽量减少施工作业面,保留原有电缆通道,避免了二次搬迁。

5)电缆中间头的控制

由于涉及到的改造电缆数量较多,容易产生电缆中间头过多,无形中增加了线路故障点。在迁改设计中尽量减少电缆截断点,并保证电缆截断点尽量在已有中间头位置,避免过多电缆中间头,最终搬迁后需在电缆中间头位置电缆沟上做永久标志。制作电缆中间头相互间要错开0.5米,且要用抗电弧防火胶带包缠。

6)设计要灵活取舍,做好防护

工程突发事件较多,因为电缆敷设属于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管道较多,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我们的设计也需要灵活不断优化,例如该项目中市政工程中排污水管导致电缆沟底标高升高,最后采取沟底水泥层尽量做薄,即满足基本承重要求又满足电力电缆基本运行的规定,使工程顺利进行。电缆临时搬迁线路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临时搬迁的电缆做好保护措施,本工程采用加开边钢管及铁皮槽盒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电缆的损伤。

3结语:

电力迁改工程过程繁琐而漫长,每个项目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尤其是涉及到市政规划中所有管线配合一起迁改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管线施工顺序的确定、各部门相关之间的配合都需要设计人员持续跟进协调配合,设计人员在设计及实施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理每一次突发状况,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