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的疗效比较

李虎刘文望徐明

李虎刘文望徐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21124)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治疗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9例涉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结果给予全部患者3个月~1年回访,平均回访时间(6.1±1.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行早期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44-02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0%。近几年,高能量损伤导致的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涉关节面的复杂性桡骨骨折类型也呈上升趋势。我院通过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探讨内固定法与外固定法在治疗上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9例涉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5±7.6)岁;患者致伤原因中因车祸伤19例,高空坠落伤13例,其他伤7例;患者受到至入院手术时间为1~7d,平均时间(3.2±0.9)d,其中4例为开放性损伤,其余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情况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法治疗。

治疗组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于手术侧台,给予臂丛麻醉。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纵行作切口,切开腕横韧带,注意保护正中神经。自桡侧腕屈肌腱边进入,部分切开旋前方肌,使桡骨掌侧面暴露视野下,对桡骨行复位;由于关节面均表现为不平整,可用双手虎口环握折端,环形用力,向心挤压,适当屈伸收展,环转腕关节,使其挤压平整。

恢复其掌倾角,尺偏角及肢体长度。选取合适的加压钢板,桡骨远端北侧放置“π”型桡骨远端背侧锁定钛接骨板,掌侧放置斜T型锁定摘骨板固定,注意螺钉不可进入关节面;骨质缺损患者可于术中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给予治疗。固定后冲洗放置引流。术后1周开始行腕、掌指等关节主动活动。

对照组患者麻醉方法、骨折复位同治疗组患者,术毕后行无菌纱布包扎,前臂掌侧采用石膏外托固定,石膏远端达掌指关节[1]。

全部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应用抗生素,早期功能恢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优:患者骨折解剖复位,腕关节及前臂活动正常;良:患者骨折接近解剖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尺偏角均较健康肢有差别,但差别小于10%,桡骨无缩短,腕关节活动、前臂旋转无明显受限情况;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尺偏角较健康肢有差别,且差别大于10%,小于30%,桡骨短缩,但小于5mm,腕关节活动、前臂旋转受限;差:以上改善皆无,或大于相关数据。优良率=(优+良)/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给予全部患者3个月~1年回访,平均回访时间(6.1±1.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对照组平均术后(11.6±4.3)d开始行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组平均(3.5±1.2)d开始行早期功能锻炼,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表

组别例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治疗组201531190.0*

对照组19843463.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患者多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一旦发生骨折,易累及桡腕关节,而年轻患者桡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也易使关节面发生严重损伤,影响预后。在治疗上,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类型及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桡骨骨折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外固定法、经皮穿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等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较为有效的涉及关节面的桡骨骨折的方法,它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完整性,恢复关节功能。高先亭等在采用内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性骨折,临床优良率为89.3%,疗效较为明显,全部患者均骨折愈合,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研究中,在手术入路上,采用掌侧入路复位,这种方法创伤小,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有利于恢复骨折位正常解剖关系,且易于钢板植入,在固定时对于患者骨质有缺损的问题,可直接采用自体髋骨或人工骨治疗[3]。通过对切开复位固定法与石膏外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采用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与文献相同;但1例患者预后较差,分析认为该患者年龄较大,惧怕疼痛,术后未进行早期锻炼,对骨折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其他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在本组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总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璟璟,谭宗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1,4(23):54-55.

[2]高先亭,杨太明,许兴柏等.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策略[J].实用骨科杂志.2012,1(18):11-12.

[3]彭斌,王华,张晓明.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J].广东医学.2010,3(31):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