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张玲

(黑龙江省建三江局前进农场职工医院156331)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以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水平和质量,缓解患者的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护理方法,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10例保守治疗肠梗阻患者均采用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温盐水灌肠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保守治疗肠梗阻至关重要,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减少了经济负担,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梗阻;保守治疗;观察与护理

肠梗阻属于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因多种原因而导致肠道内容物的通过障碍,从而引起肠道以及全身的病变[1]。对于肠梗阻患者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我院对10例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73岁,平均54.3岁,全部患者均经腹部X线片、腹部彩超等检查,并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等,病程最短2d,最长23d,平均13.5d。

1.2结果10例保守治疗肠梗阻患者均采用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温盐水灌肠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经过全面综合护理10~58h后,均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15d,平均12d。

观察与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项目包括意识、面色、舌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排泄物的性状等,以便准确地判断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腹痛性质、范围、部位、持续时间、腹胀、呕吐、肛门排气、排便、肠蠕动以及肠鸣音是否恢复等情况。若腹痛、腹胀减轻,且停止呕吐,并恢复排气,说明梗阻缓解,肠道功能恢复;如出现频繁呕吐、腹痛加剧、腹胀明显、腹部反跳痛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为及时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2.2胃肠减压的护理护理人员在胃肠减压操作前应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作用及配合方法,使患者心理接受。操作时应轻、稳、准,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在胃肠减压期间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保持胃管通畅,并做好口腔护理2~3次/d。胃管内注入石蜡油,每次30~40ml,3次/d,注后夹闭1/2h,观察肛门排便气情况。

2.3疼痛护理及呕吐护理疼痛时嘱患者取半卧位、深呼吸,减轻肠梗阻对膈肌的压迫,有利于循环和呼吸,避免平卧时腹肌收缩,腹压升高,加重患者的痛苦[3]。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跟患者交流,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在确定患者没有出现肠绞窄或者肠麻痹后,可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类药物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腹痛。呕吐是肠梗阻患者常见症状,嘱病人坐起或头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给予漱口,同时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呕吐量,以此来判断肠梗阻的类型,

配合治疗。

2.4灌肠的护理常选用一次性、大剂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目的是祛除肠积气,排出肠腔内粪便,缓解病情[4]。一般用温盐水(30℃~40℃)。患者取左侧卧位,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缓慢灌注,如在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出冷汗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2.5营养支持及护理胃肠减压易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频繁呕吐导致不能进食,特别是高位肠梗阻和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按需补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及必须氨基酸,保证短时间内液体量及营养成分充足,准确记录出入量,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6心理护理由于肠梗阻症状重、起病急、病情重,易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多表现为紧张、恐惧、抑郁、焦虑、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5],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帮助患者树立疾病信心。

2.7健康宣教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因情绪激动致肠蠕动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肠蠕动过急。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增强体质。饮食切记勿暴饮暴食,应进食柔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过硬、易产气多的食物,避免不洁食物,戒烟戒酒。如有便秘发生,应及时通便,出院后定时复查,发现不适及时就诊。

3.讨论

急性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提高肠梗阻治疗护理水平的关键[6]。密切观察腹痛的程度和部位,呕吐物、胃肠减压液、排泄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及腹胀情况,对肠梗阻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全程的心理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配合医师解除梗阻及恢复肠道通畅。本结果表明:本组10例保守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全程心理支持、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减少了经济负担,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玉村.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18(11):668.

[2]张秀梅.王敏.非手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医药信息.2011.4(10):67.

[3]刘桂锋,尹丽杰.198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03.

[4]王代科.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2(2):107.

[5]沈月红,颜美琼.非手术行肠梗阻减压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0,10(6):73-75.

[6]张红梅.刘文艳.肠梗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