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若干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若干建议

姜秀菊

(保靖县人民医院人事科湖南保靖4165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单位制度的不断改革,其编制内职工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业务规模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进行临时人员的聘用,从而有效缓解人手不足的困境。该文就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若干管理方法,旨在促进医疗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方法;应用方法

一、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医疗事业单位的相关业务日益精细化,随着机构编制模式的日益精简化、高效化,医疗事业的职能更加细节,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日益严格,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解决医疗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必须提升对临聘人员的需求量。

综合来看,我国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来源具备多样性的特点,有些是正常途径招录的社会人员,有些是未就业的大学生,其来源途径广泛,但是质量良莠不齐,其临聘人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复杂,其人员队伍比较庞大,其是我国医疗事业单位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疗事业单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适应医疗事业的改革要求,必须强化对临聘人员的管理,实现临聘人员整体业务能力及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临聘人员存在的问题

1、文化素质问题

在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中,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有些临聘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其整体素质较差,良莠不齐,有些临时聘用人员难以适应当下的工作岗位,而有些工作岗位并不需要过多的临聘人员。

2、培训力度问题

在实践工作中,有些医疗事业单位不能做好对临时聘用工作人员的科学性、系统性培训,导致临聘人员工作法律意识的降低,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素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导致医疗事业单位整体社会形象的受损。

3、管理及监督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医疗事业单位缺乏对临时聘用人员的科学性管理及监督,其仅仅强调应该完成的任务或者指标。在这种氛围下,有些临聘人员的自我意识膨胀,滥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牟利,比如个别医疗临聘人员出现索要好处、吃回扣的情况,导致医疗事业单位社会形象的降低。

有些医疗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规模巨大,但缺乏有效性、统一性、合理性的业绩考核机制及进出管理机制,这不利于提升医疗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益。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有些临聘人员的工作岗位不固定,其岗位流动性比较大,这就加大了其管理难度。受到医疗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文化的影响,临聘人员的工作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也与医疗事业单位的内部薪酬制度密切相关,由于编内人员与临聘人员工资待遇的差异性,导致有些临聘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比如出现做事拖拉、工作态度消极等问题,出现了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的工作思想问题。

三、问题的产生原因

上述问题的出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有些医疗事业单位通常注重对合同文本的分析,注重对聘用期、合同终止条款、合作解除条款、工作责任等方面的深入性研究,但缺乏对临聘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培训机制等的足够性重视,有些医疗事业单位虽然开展了技能培训活动,但缺乏科学性的培养方法,不能高度重视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从而不利于提升临聘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益。

综合来看,我国医疗事业单位缺乏对临聘人员健全的考核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临聘业务考核制度,才能保障医疗事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考核标准包括续聘的标准、工作调整的规定、职务晋升的要求、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等,如果缺乏先进性的工作考核体系,必然不利于临聘人员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过程中,其缺乏相关的先进理论指导,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用人机制,其工作激励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适应性。

四、临聘人员的强化管理

1、建立健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创造良好的临聘人员工作环境,医疗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这需要进行定性、定量考核模式的结合,进行先进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引进,实现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明确,实现对业务工作量的明确性规定,健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落实指标量化考核的可操作性。针对有些临聘人员业务素质不足的问题。医疗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增强这部分人员的业务工作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好相关的法制教育工作,增强临聘人员的法律素质。

2、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创造良好的用人氛围,医疗事业单位必须实行企业劳动合同制,建立临聘人员的个人工作档案,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用工单位主要负责临聘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法制教育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等,进行临聘人员年度考核考评制度的建立,将考核结果存入档案库,实现临聘人员续签环节、解聘环节、奖惩环节等的有效性管理。

3、健全工资待遇制度

为了保障临聘人员的个人利益,必须确保医疗事业单位临聘人员收入的公平性,实现其工资待遇的规定,这需要参照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需要综合考虑到职工的学历状况、专业状况、工作年限状况、岗位业务状况等,实现临聘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4、优化临聘原则与程序

在临聘人员选择及录用过程中,需要遵循民主、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临聘条件的公开,实现公开报名环节、公开考试环节、公开聘用环节、公开监督环节等的协调,根据医疗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标准进行临聘方案的制定,进行相关临聘公告的发布,做好临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按照聘用的标准程序进行临聘人员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临聘人数及身份、临聘对象及条件等的确定,优化考试监督、临聘审批等程序。

五、结语

为了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要优化临聘人员的管理机制,这需要引起医疗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为临聘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医疗工作及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工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六省市部分事业单位问卷调查的分析[J].熊通成.第一资源.2014(01)

[2]浅谈《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编外人员的使用[J].彭梅芳.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3)

[3]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取向、机制及策略[J].徐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