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观察

/ 2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观察

马媛李硕高志辉张军颖任海波马立

马媛李硕高志辉张军颖任海波马立

(涞水县医院河北保定074100)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

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且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越高,发病年龄以40~60岁的人居多,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乳腺癌的发病呈逐年递增,近几年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以每年3%~4%的速度逐年上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理障碍,手术治疗改变女性特征,造成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患者患肢活动受限、上肢淋巴水肿。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癌因性疲乏等不良反应症状加剧,从而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因素。患病后心理孤立,以及周围环境中人群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的恐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术后癌症复发和转移。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的康复起着积极有效的重要作用,有目的心理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抑郁症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有研究报道表明,乳腺癌术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25%,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课题组通过观察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抑郁症疗效的观察寻求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1.患者来源和方法

1.1患者来源:所有患者均来源于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普外科乳腺癌术后患者共156人。其中确诊抑郁症患者102人入选课题组,平均年龄51.12±10.56岁;均为女性;乳癌发生在左侧者41例,右侧者43例,双侧者18例;根据国际肿瘤TNM分期:Ⅰ期者25例,Ⅱ期者53例,Ⅲ期者2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人,各组患者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给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照组仅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起始剂量10mg/d,一周后渐增至20mg/d,维持此剂量至研究结束用药时间为3个月,均为晨起口服;密切监测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即停药。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意象对话方案,从研究方案开始,我们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每周两次的意向对话访谈,专人负责。为了控制患者每日的情绪变异,所有的心理学检查均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共治疗治疗6次。心理学问卷采用标准化的访谈格式。

1.3不良反应:通过询问病人,家属及主管医生护士来了解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均未发现与本研究手段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照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

患者口服药物102人,出现恶心的40人,对照组组24人,观察组16人,其中32人3天后自行缓解,8人口服维生素B6后症状消失;其中21人在服用早期有困倦、乏力的症状均在1周后缓解或消失,7人服药早期有一过性警觉、焦虑加重的症状,均在3-6天改善,对照组4人,观察组3人;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药物组与联合组对照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乳腺癌手术对患者情绪影响较大,化疗又是一种应激因素,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心理。

艾司西酞普兰是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消旋西酞普兰的单一右旋光学异构体,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物,与血清素转运蛋白结合,通过抑制血清素向血清素活性的神经元摄取,使突触血清素的可利用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含血清素功能增强,改善抑郁症状。

意象对话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技术,在很多心理障碍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俊茹等报道,意向对话配合药物治疗能够对抑郁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意象对话治疗对于乳腺癌术后后抑郁也有不错的疗效。意象对话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是通过想象,用象征性的方式反映人脑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心理能量,当心理能量被激发后,一种积极的、兴奋的、激动的内力唤起正能量,继而表现为一种情绪。意象不仅是心理能量状态的反映,也是心理能量的载体,意象对话治疗就是通过调节意象来激发患者的正能量,改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低落的情绪、消沉的意志渐渐走出心灵的“沼泽地”。

本研究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如患者的生存状况、职业水平、教育程度、等因素可能也与抑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些关联,这些因素可能需要大样本的研究去做相关性研究。最后,处于医学伦理考虑,在试验三个月后终止,均建议给予联合治疗,虽然这是本研究在纵向上的缺憾,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

[2]白树新,王德斌,李产玉,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2):230-231

[3]刘丽新,王坤,刘昌灵,等.意象对话技术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