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区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3

试论山区农村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彭宇琳

彭宇琳(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河堰镇岩水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34-02

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独具特色的“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话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单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特别针对山区学生与城镇孩子种种差异。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施过程中,应把初中三年作为一个整体,遵循敢说、能说、会说、善说的层层深入的原则,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道理。现就我对初中学生三年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略抒管见。

一、激发口语交际欲望,让学生开口敢说

农村初中的学生,从小在家领略地道的本土文化,见识不广而且胆小,促使多数学生性格内向,见人害羞、胆怯,羞于启口。但他们不乏天真活泼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事例激发学生口语交际欲望,让学生达到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开口敢说。

(一)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意义。

李坤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八年时间先后六次跳槽,六次都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后来遇到一家大公司招聘一位硕士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李坤一样都不具备。面对苛刻的条件他还是走进了公司的招聘处。应聘需过三关(笔试关、电脑关、面试关),李坤第一关便被刷了下来。可是面试他又去了。小伙子说到:“我认为公司真正需要的是有本事和能力的人才,而不是虚幻的学历、职称和经历;我虽然跳槽过六家公司,但我从那些公司中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很多人只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别人成功的经验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能……”未待李坤说完,全场一片哗然。总裁微笑着说:“你被录取了。”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再讲故事,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要求。

故事讲完了,要求学生相互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再请同桌的一个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最后加以评比,哪个同学讲的更好一些?随后,同学们都陆续的讲完了故事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从是否用普通话,是否口齿清楚,是否语速恰当,是否声音宏亮,是否举止大方,是否表情自然,是否能断句、轻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及时地给予讲评和赞扬。并向大家说明刚才所谈的一切都是我们平时在口语交际时必备的要求:即用普通话,发音准确,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表情自然,举止大方,语速适度,轻重把握等。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借助教材情境,以读促说,让学生达到能说的目的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也是进行听、说的材料,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活用这一源泉,想办法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自身特征,有目的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达到口语交际的第二步--能说的目的。

(一)借助教材,进行朗读说。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由训练正确的读法,提高兴趣,达到流利地朗读,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中学的学生,小学教师多数是由过去通过民转公的形式的教师。他们的基本功欠缺,那就更谈不上用普通话教学。致使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多数学生连平翘舌音,边、鼻音等都分不清楚,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我首先引导学生训练正确的读法。为了促使学生兴趣十足,尽早达到语音的准确。我还专门为学生编排了容易混淆的平舌音的字的顺口溜,如:“曹操篡,猜测错,仓仲摧,寸词挫,从此才,粗笨搓,采层次,凑餐(坐)。”其次,应让学生流利的读,就是在正确的读的基础上,不断句,熟练地流利地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轻重缓急等。在训练读时,关键是培养学生有朗读的兴趣。我通过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来激发朗读兴趣。以各种方式赛读、大组赛、小组赛、个人赛的方法从头开始读,稍有毛病就停下来,下一个组或个人接着读,哪个组或个人读得精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些同学就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班上的同学都非常的羡慕。这种方法使学生不厌其烦的读,这样一来,错误减少了,语感也增强了。我在一篇具体的课文中,设计了男女领读、个人读、轮读、合读等变化多姿的形式,形成阅读氛围,使同学们得到美的享受,以读促说。

(二)借助教材,进行复述说。

一篇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但是否做到能有条理地复述出来?我看来,复述课文就是学生由读到说的一座桥。为了让他们轻松自如地通过这一座桥,我引导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恰当地复述。如叙述性文章可要求学生进行概括性复述,使学生做到把记叙的六要素在复述中能让听众分辨出来,我想就能达到目的;小说体裁的文章,可要求学生进行典型性复述,为了让听者能够在复述中听出眉目来,应抓住里边最精彩的一幕,讲给听者听。这样,既能让复述者了解课文,又能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借助教材,进行表演说。

为使口语交际生动而形象,更重要的是充实教材,结合教材中有些课文能够编成课本剧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演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当学生提起演戏什么的,兴致一下子调动起来。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为使加深该课社会背景的理解和人物的描绘,学生自发组织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不偏离课文的原则下,他们增改了台词,适当配制一些表情、动作等,通过长期训练,不但使他们胆量等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技巧,做到了生动而形象。

(四)借助教材,进行联想说。

口语交际做到了有条理,且形象、生动,但又怎样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更有感情呢?在教《背影》一文时,当我讲到浦口送别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这一场景中感触最深的一幕。”这下全班都活跃起来,有一个同学是这样说的:看到朱自清先生写到他的父亲对他是那样的关心照顾,我不由想起我的妈妈,我每次放假回家,她总是说我又瘦了,炒的肉不停地往我的碗里夹,我们一个月才放一次假,其间她不管有多忙,总要抽出时间,为我送东西,每次送东西来时,看到有同学和我在一起,为了维护我的自尊,总是躲得远远的……学生通过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三、观察实际生活,借助生活情境,边听边说,让学生达到会说的目的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现代信息交流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贯穿整个课堂,还应贯穿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组织灵活多样的形式,促使学生达到口语交际的第三步--会说的目的。

(一)借助学校生活,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初中学生一周五天生活在学校,丰富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交际机会和内容。我便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时时关注生活。比如:围绕安全、留守儿童等热门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学生积极响应,发言既热烈、动情又精彩。我想,这既是最现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是一次思想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二)借助社会生活,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我要求学生留心报纸、电视、新闻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口语交际训练。比如:当我得知一位在“12.23”井喷事故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到我们学校作报告。我便要求同学们认真听,会后还要求与老师主动交谈。同学们兴奋不已,会上听得津津有味。会后,同学们将先准备好的问题详细地向老师了解,一问一答很精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总之,凡是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我都不放过,借此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巧设口语交际活动,借助活动情境,从说练写,让学生达到善说的目的

学生要获得语言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要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转换训练,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逐步让学生达到口语交际的第四步--善说的目的。

(一)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丰富的实践与口语交际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为幸福院老人献出一份爱》活动中,我便用一个星期日布置学生到幸福院,为老人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做完之后,然后聚集在一起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不知不觉中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对身边的新人新事也保持高度敏感。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素材,他们就不怕没话说了,同时对感到头疼的“作文”也有排忧解难的作用。

(二)开展竞赛活动。

1、天天坚持十分钟说。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由开始的强制约束而逐渐形成的,我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定出制度,每天晚自习前十分钟,作为“口语交际十分钟”,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要求不能写成稿子照念,但可以写一个提纲,学生说的内容不受限制,每位同学说完后全班同学都要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由班委干部评分,由老师总分载入记分册,定期评奖。因为要计算成绩、评奖,同学们都很认真,如果轮到自己,有的学生头一天晚上就准备材料,并反复练习,这就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这样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2、举办“辩论会”。学生通过两年多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大幅提高。接下来通过“辩论会”形式增强口语交际能力。首先:确立辩题。辩题既考虑贴近中学生生活,又要照顾辩论题目有“辩头”。其次:根据辩题,确立正反两方,各方搜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再次:在辩论现场,我又分头“煽风点火”,激化矛盾。鼓励双方拿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辩倒对手。通过辩论,辩明了是非曲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结合新教材编排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即为听、说、读、写等能力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