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崔迪

崔迪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外科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胃肠手术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比较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肠手术;胃肠功能;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47-02

前言:

胃肠道属于人体最大免疫器官,也可称作人体最大排毒器官,因此,胃肠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开展频次较高的一种手术类型。由于炎症刺激、创伤、麻醉等原因导致术后胃肠功能受到一定抑制,易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虽然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无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但会影响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削弱其肠道屏障能力,降低术后生活质量。对胃肠手术病人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减少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有文献报道称,胃肠手术病人术后给予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人肠蠕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的恢复。护理干预是利用临床护理使患者得到治疗的办法,现今护理干预已经从过去的单一临床护理变化为整体护理干预,注重防护、心理以及康复等多方面护理。现回顾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行胃肠手术的胃肠疾病病人实行术后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比较,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受诊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0例,均符合相应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肠梗阻病人18例,幽门梗阻12例,结肠癌8例,直结肠癌8例,胃肠穿孔修补10例,急性阑尾炎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性别年龄

岁手术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

男女

观察组30141646.30±9.3083.98±22.5231.53±22.67

对照组30151545.82±9.8684.23±21.6934.12±18.15

P>0.05>0.05>0.05>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胃肠手术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病人胃肠功恢复情况及术后胃肠并发症发生情况。①体位干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通常为术后6h~8h)可由病人取自觉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和活动,术后注意减少病人躯体移动以避免对伤口造成牵拉,有利体位可促进病人局部血液循环通畅,使病人腹部张力得到释放,减少手术切口的牵拉痛。②早期活动干预。术后早期锻炼分3个阶段:第1阶段(术后6h~24h)行呼吸、上肢、下肢运动;第2阶段(术后24h~72h)在第1阶段的基础上加大病人活动量和增加脐周自我按摩、腰背自我叩击活动;第3阶段(术后72h)在第2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病人运动强度,以病人能够完成各项运动并逐步提高为主要目标。根据病人康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难度及活动量。研究表明,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使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更通畅,胃肠道分泌功能更加活跃,使病人胃肠内容物能够顺利排出,同时增强了病人食物消化及吸收功能。③腹部护理干预:温热能够较好地刺激病人胃肠神经,使其神经反射更加明显,引起肠蠕动,更好地促进气体的排出。腹部按摩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可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胃肠血运,刺激胃肠神经,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增强,促进排气排便。每次按摩10min,如病人腹胀,按摩时间可延长15min,每日2次。④早期饮食干预:在腹部手术的饮食中,一般是在病人肛门排气后才可以饮用食物,而快速康复中心认为手术后初期进食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保证肠道蠕动,保护肠黏膜屏障。病人术后6h即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少食多餐,肛门排气后且无腹胀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因为食物对咽、食管、胃的机械刺激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肠运动加强,刺激胃肠激素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⑤咀嚼木糖醇:术后早期咀嚼木糖醇利用假饲的原理,通过神经体液反射,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胃肠功能蠕动增加,从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病人术后回到病房后2h~4h开始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h/1次,每次2片或3片,直至肛门排气。相对于使用胃肠动力药等辅助治疗措施,咀嚼口香糖更安全、经济,同时还可以改善病人口腔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术后6h开始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肠鸣音情况(2h/1次),记录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每日早、中、晚观察并记录病人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的时间;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肠梗阻、肠粘连、尿潴留等腹部手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观察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2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肠鸣音恢复

时间肛门排气

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3035.18±10.2839.75±8.1245.15±8.7635.98±4.865.68±3.42

对照组3041.25±9.8645.65±8.5351.53±8.9738.82±4.238.12±3.59

T值-2.385-2.954-2.816-2.476-2.159

P<0.05<0.05<0.05<0.05<0.05

2.2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腹胀、恶心呕吐、肠梗阻、肠粘连、尿潴留等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出现,其中观察组6例病人出现上述并发症中1种或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对照组14例病人出现上述并发症中1种或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为46.6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与手术过程中腹腔长时间暴露、机体正常生理结构改变、全身麻醉、术后使用镇痛泵等有关。胃肠疾病病人术后其胃肠功能从抑制到完全恢复正常状态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使患者出现腹胀、排便及排气时间延迟,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导致的术后腹胀、肠梗阻等并发症影响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临床护士通过观察收集病人的资料,不仅为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还能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胃肠道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使病人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与仅给予胃肠道手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病人比较,观察组病人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胃肠功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随着临床路径的开展,对胃肠道手术病人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平均住院日,节约了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通过早期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对肠蠕动的恢复帮助很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秀清,李秀阳,董华芳等.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65-66.

[2]郭金环.腹腔镜大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25(2):54.

[3]杨梅,桓灵芝,夏卫红等.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3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