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休谟情感理论中的同情说及其美学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论休谟情感理论中的同情说及其美学意义

简志群李彦

简志群李彦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中图分类号:B56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休谟是在其知性论的基础上探讨人性的,但他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分析了人的情感问题。他企图用精简的原则来说明纷繁复杂的人类情感,同情原则就是其中之一。同情是人性中最为显著的一种性质,既是对情感的传达,也是对快感和痛感的分享。同情和想象、效用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休谟完整的同情说。休谟的同情说可被称为是后来出现的“移情说”以及“内摹仿说”的前身,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情感;同情;想象;效用

休谟在《人性论》第二卷中对人类情感的来源,对象,原因和结果做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这种考察是以其知性论为基础的。整个世界被休谟认为是印象和观念的集合,情感也不例外,休谟将其归于反省印象,并区分为直接情感和间接情感。“直接情感是像这种由善和恶,痛苦和快乐所直接引发的情感,间接情感就是像这种产生于相同的原理,但由其他性质结合而成的情感。”①休谟主要是在对间接情感的论述中阐释同情理论的。

一、同情是对情感的传达

在“论对名声的爱好”一节中,休谟首次提出了同情说。休谟认为,人类的两种间接情感——骄傲和谦卑的产生原因既有心灵的某种性质,又有身体的某种状态,甚至和一些和主体关系甚少的对象有关,极为复杂。但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简单的区分为“作用于情感的性质”和“那种性质存在于其中的主体”,即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与我们的关系。某种原因如果能引起骄傲或谦卑的情感,必须具有双重的关系——印象的关系和观念的关系。而他人的意见作为一种单纯的观念之所以也能令我们产生骄傲和谦卑的情感,则需要用同情来解释。

同情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倾向②,这种心理倾向是由自然赋予人类心灵的器官的,是休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念体系而做的假定。

二、同情是对快感和痛感的分享

把同情理解为情感的传达,是从同情中具有的“观念到印象的明显转化”这个视角来看的。而进一步分析各种情感(骄傲和谦卑,爱和恨)的原因,可以将其简单分为产生作用的性质和性质所寓存的主体。快感和痛感作为一种感觉,不同于我们心中的情感。它们不是反省印象,而是原始印象或称之为感觉印象。情感作为反省印象来源于原始印象和关于原始印象的观念;而感觉作为原始印象,其来源是不可说的,我们无法知道其发生原理。

基于对情感所做的这种分析,同情也就是对能产生情感的性质的同情,是对快感和痛感的同情。快感和痛感不仅是不同情感之间转移的动力,也是情感在不同主体之间传达的核心。我们因他人的成就而产生骄傲或者爱的情感,是因为我们用同情心分享到了他人的快感。休谟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财富使他们的持有人感到满足,而这种满足通过产生一种在力量和活跃性上都同原始的印象类似的观念的想象,传递给旁观者。这种令人愉快的观念或者印象就同爱这一使人惬意的情感联系了起来。”③可以看出,我们心中由此产生的情感可能是和他人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我和他人都有一种快感这一点是肯定的。这种快感是通过同情心感受到的。对同情的这种能力的分析使休谟见出了人的社会性。

三、同情说的美学意义

将同情与想象和效用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其美学价值才得以凸显。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休谟完整的同情说,在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同情与想象

同情作为人类心灵的一种倾向,不仅可以传达情感,而且可以分享苦乐。在同情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想象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想象不同于理性,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能力。基于此,在同情中发生的由观念向印象的转换过程中,想象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一种情感的观念触发我们的想象力,由此观念联想到过去在我们心中伴随着这种观念的情感,观念转化为反省印象,这就是同情的发生过程。

“同情的想象”是解释美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休谟认为,同情不仅是对当下的感觉和观念的简单联想,也能对不在场的、尚未发生的情感进行传达。④由此可见,休谟对想象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程度,一是把想象理解为一种简单的联想,这种联想靠接近和相似关系使观念转化为印象。一是把想象理解为一种再造性的想象,即把知觉过的关于事物的表象,包括别人提供的形象化的描述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但是实际上已经存在的表象。我们为什么能够大概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这个问题,休谟回答为想象和同情的能力。这和他对因果观问题的回答是一致的,即不是直观的也不是理证的,而是一种心理倾向。

(二)同情与效用

休谟在论美和丑这一节中,提出了“美来自便利和效用的观念”。同情说和效用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效用说我们应从两个层次上理解。一是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能产生愉快感。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快感。他强调效用对美的作用,从有用的东西能产生愉快这个角度将美的本质归于快感。二是对他人有用的东西也能在我们心中产生愉快感。同情的能力使我们能乐他人之所乐,而他人所乐之物又与效用相关。我们不实际占有利益,但我们通过想象而分享利益。这个层次上的美感就不再是由单纯的感官刺激而获得的愉悦,而是由同情的想象而产生的愉悦;这个层次的美也不再是纯形式的美,而是有情感内容隐藏在形象之中的“依存美”。⑤

(三)对后世美学理论的启发

休谟的同情说看似是谈单纯的情感和心理倾向问题,实际上涉及的范围远大于此。首先,同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关系。在美学讨论中,美感为何有普遍性的问题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趣味,但是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在人群中具有普遍的影响力,究竟有没有普遍的审美标准?休谟的同情说试图说明人们之间纵使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自然原始的身体和心灵构造是大体相同的,因而人与人之间能传达情感和分享苦乐。虽然休谟是在抽象人性的基础上讨论情感普遍性的问题的,但是他由此见出幸福与快乐的意义在于分享,见出人的社会性。这在当时对一切问题的分析都从自我出发的经验主义者那里,是很难得的。后来康德对审美判断一系列二律背反的揭示,不能不说是受了休谟的启发。其次,同情涉及人与物的关系,确切的说,同情涉及人与物的形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休谟哲学中,物即物的印象。休谟只是认为旁物的一些形象能使人产生愉快或痛苦,安全或恐惧的感觉。而他是把畏惧和安心等感觉归于直接情感之中的,不同于骄傲和谦卑,爱与恨等间接情感。尽管如此,休谟阐述此问题的方式对后世是有影响的。休谟的同情说和立普斯(Lipps)的“移情说”在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立普斯更进一步,把人类同情的能力扩展到了无生命物之上。

尽管休谟的同情理论多被后人用于伦理学的探讨,但其美学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只对休谟关于同情理论中的显见成分做了分析,还有更多深层的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美学研究。

注释:

①[英]休谟《人性论》.石碧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95页

②休谟在知性论中将我们关于必然性观念的来源最终也归于一种心理倾向。

③[英]休谟《人性论》.石碧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54页

④同上,第269页

⑤康德在关于审美判断的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和”纯粹美”的概念相对立的.二者是从美和真善的关系上命名和区分的.依存美中包含善,形式之中有内容;纯粹美中不包含真善,是纯形式.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性论[M].石碧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罗中枢.人性的探究——休谟哲学述评[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2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第2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英]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简志群(1987.6—),女,四川省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社会科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美学;

李彦(1989.4—),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