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手术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延期手术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

杜晓红田瑶

杜晓红田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人民医院835700)

【摘要】目的探讨延期手术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方法。2007年至2012年5月共收住21例,II-III型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II型14例,III型7例),均采用延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皮肤、创面、软组织肿胀的观察,术后细心护理,注意心理疏导,收到了的疗效。结果所有骨折患者获得随访11-17个月(平均14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根据Mazur评分系统为标准,本组病例中优1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46%。结论尊重少数民族患者的习惯,做好延期治疗少数民族患者Pilon骨折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治疗效果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早期功能的锻炼。

【关键词】少数民族延期手术Pilon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74-02

由于少数民族喜好骑马、赛马、从马上摔下和由于农忙期间收割、从高处摔下等高能量损伤导致Pilon骨折也随之增加,随着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已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手术显露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切口皮缘坏死、裂开切口感染,骨感染时有发生。为减少并发症,大多数学者利用延期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我院2007年至2012年5月共收住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患者21例,均采用延期手术治疗,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细心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特对上述病例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17-62岁,平均为35.6岁。左侧9例、右侧12例;致伤原因:骑马11例,高处坠伤6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1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8例,开放性损伤3例,按Ruedi-Allgower分型,属于II型14例,III型7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18天,增平均14天。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跟骨牵引治疗,常规使用甘露醇、七叶皂甙纳等药物消肿,根据软组织恢复情况,确定手术时机。

1.3结果本组21例患者获得11-17月(平均14月)的随访,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0-16周(平均13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18周。术后发生切口表浅层感染2例,经清创换药后治愈。1例闭合性III型骨折患者由于术前踝关节前方皮肤已有挫伤,术后2周部分皮瓣坏死,经清创,局部皮瓣转移,术后完全愈合。根据Mazur评分系统为标准,随访患者踝关节疼痛、行走距离、拐杖或支具、跑步及活动范围等11个方面进行评分。本组病例中优1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46%。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加强心理护理少数民族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陌生,语言、沟通、交流出现障碍,易产生孤独、焦虑、烦燥、失眠、疲乏、等文化休克情况。我们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及风俗进行护理工作,掌握患者心理变化,采用翻译、手势、宣传资料、适度抚触等多种方式与患者沟通,尊重少数民族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与此同时,由于患者伤后急于得到手术治疗,在对手术不了解、围手术期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和不懂得手术选择的时机,易出现怀疑、紧张、围手术的心理以及医生在拖延时间的想法,所以手术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对手术的目的、方法、愈合后情况尤其是围手术期准备工作时间较长的原因做好重点解释,以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增强患者的信心,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

2.1.2生理机能护理本组患者均给予制动牵引治疗,卧床时间长,为防止长期卧床并发症,劝患者禁烟,鼓励做深呼吸,如吹气球、做扩胸运动等增加肺活量,指导家属定时翻身叩背助其排痰,痰液粘稠时按医嘱给药或雾化吸入。加强褥疮护理,保持病床平整清洁干燥,指导并教会家属每隔2-3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褥疮易发部位加以软垫、海绵圈等。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感觉、末稍血运等情况。

2.1.3营养支持对于少数民族患者喜好肉食和馕(少数民族主食,很硬)、奶茶的饮食习惯,耐心讲解利弊,嘱患者多进食粗纤维食物、水果,多饮水,指导患者进行餐后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便秘。同时由于骨折的修复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嘱其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易消化吸收饮食,增强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观察和动态评估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肢抬高30°,严禁肢体内收内旋。观察肢体末稍血运,如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肿胀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注意切口敷料清洁,如有渗出及时更换,动态评估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如精神情绪情况,引流,肿胀,末稍血循,感觉以及动动和体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并根据评估情况调整护理计划,及时给予评价。

2.2.2疼痛护理术后48h内髋关节部出现肿胀疼痛,需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并仔细观察患肢的血运及肿胀情况,尤其要判断疼痛原因,若为切口疼痛可根据医嘱给予杜冷丁、曲马多、西乐葆等药物,给药时必须早期、足量。如诉疼痛剧烈,仍应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排除并发症所致,遵循三级止痛原则。

2.2.3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局部和全身并发症。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情况以及切口内血肿及渗血情况,严密观察体温、血象、切口周围的皮肤温度以及创口疼痛的变化。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素,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加强基础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泌尿系感染等卧床并发症是骨科手术护理的重点。应指导患者定时翻身,经常按摩肩背、腰骶臀部以及健肢关节骨突部,勤擦身及床上主被动活动,保持患者全身清洁,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并经常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多饮水,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2.2.4指导功能锻炼原则上坚持早锻炼与晚负重,避免重力使骨折再出现移位。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早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愈合和锻炼过程遇到的困难,早锻炼能消除肢体肿胀并且愈后较好,增加患者的信心,以便去主动克服困难实行功能锻炼。患者开始锻炼前向手术医师询问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情况,征询手术医师意见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护理计划,术后第二天开始足趾关节屈伸练习,术后第三天开始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次保持10秒,每天10次,一天50次。术找后第三周做屈伸踝关节动作,每日100-150次,加强直腿抬高运动,股四肌阻抗肌力训练。术后每月拍片,以X线片上骨折端之间有骨痂形成为骨折愈合标准,开始进行负重功能锻炼。锻炼期间,指导患者遵循功能锻炼的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动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动静结合。

3、出院指导

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宣教骨折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功能锻炼方法。责任护士进行出院前护理指导,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饮食、起居、服药指导、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告知患者复查时间为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0.5-2年。根据复查结果决定由扶拐不负重向逐渐负重行走过渡直至康复。饮食上进行指导,鼓励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制品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