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关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思考

赵江林

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临沧699台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尤其广播通讯行业,中波广播发送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做好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可为广播通讯等方面工作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为此,本文联系实际,依据相关专业理论,就微机智能控制技术、循环调控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了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未来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送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中波广播发送技术能通过地面绕射的方式完成传输工作,且在信号质量、广播信号接收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中波广播技术的发展优化可有效推进我国广播通讯事业的发展,因而本文对于中波广播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1】。下面联系实际,从中波广播技术应用原理、几项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中波广播技术做详细分析探究。

1、中波广播技术应用原理

在具体应用中,中波广播技术的各项功能主要依靠全固态发射机来实现。因此,在我们分析研究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时,首先要对全固态发射装置有所了解与掌握【2】。当前常采用的发射机装置结构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只有在各个部分的协调合作下,发射工作才能及时完成。分析以往经验发现,现阶段使用的全固态发射装置在稳定性、电声指标、工作效率、工作成本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即使在运行过程中遭遇小的故障或问题,也不会对整体的信号运输质量产生过大影响,因此其具有一定应用优势。下面对发射装置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做简单分析。

一,电源供电部分。发射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源做保障,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需要由高、低变压器为其提供相应的高、低工作电压【3】。首先,发射系统中的高压变压器主要是为系统中的射频放大装置、功率合成装置等提供电压;除却上述装置,系统中其余功能模块都由低压变压器提供电能服务,以满足装置工作需求。

二,射频功率部分。发射装置中的射频功率模块主要负责合成输出功率、数字幅度调制等工作。在装置运行做工过程中,装置中的振荡器部分会产生射频信号,信号产生后,放大装置对其进行处理,达到推动功放的目的;之后由滤波器对放大后的信号射频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

三,音频处理部分。在分析发射装置的应用原理时,我们需对其在音频处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在装置的音频处理部分,主要由编码调制、A/D转换能功能模块构成。该部分主要是将原来的音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从而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4】。在发射机对信号进行处理时,主要是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对频谱折叠方面的噪音问题进行处理与预防,并在滤波器装置的辅助做工下,对滤波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此外,该功能模块也能及时完成输入信号的取样工作,其可以采用量化处理方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完成处理后通过调制编码装置的方式实现对数字编码的操作,最终实现丢射频功放的有效控制。

四,监测控制部分。发射装置中的监测控制单元主要需对中波广播发射环节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信号质量。装置中的监测控制单元主要由开关装置、中外接口、显示装置等构成,该单元在中波广播发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波广播发送技术及其应用

2.1微机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波广播发送技术近年来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在模块化平台技术出现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更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智能化控制功能主要是借助单片处理器来实现对电力的科学化、规范化控制。单片处理器在原有的发送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化控制功能,这使得信号传输更加高效便捷。同时,智能控制功能在中波广播发送技术中的应用与LCD触摸式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也存在紧密联系,该系统的应用使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相关功能更加完善【5】。在LCD触摸式操作系统、单片处理器等的辅助下,中波广播发送技术具备人机交互、智能检测、智能维修等多项功能,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掌握及其主要数据,保障信号质量。

2.2循环调制技术

循环调制技术在设备功放单元中应用的相对广泛。通过相关预设程序,可对功放单元产生的热负荷合理分配,同时根据热负荷实际特征、情况实现轮流调制作业,以此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信号质量。此外,实践表明,进行轮流调制作业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还可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降低元器件损耗程度,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在功放单元合理应用循环调制技术,可让中波广播发射装置的监测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若功放单元出现相关故障问题,系统可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向功放单元发布退出指令,让功放单元自动完成退出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故障影响,保障中波广播发送正常进行,同时减少单元故障对整个设备的影响,提升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2.3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科学合理应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有助于提高中波发射机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准确性,同时也能满足设备在频率变换方面的需求,保障信号传输质量。因此,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也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具体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辅之以温补晶体振荡器,在温补晶体振荡器的辅助下,明确基础频率,进行倍频输出信号操作【6】。由于处理后的倍频会在DDS电路的作用下形成将输出信号,因此需借助外置拨码开关完成频率调整操作,之后在DDS电路传送进相应的频率控制字,使其能在参考频率控制字的情况下完成后续工作。

2.4FPGA技术

FPGA技术又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合理应用该技术对各类可编程器件进行优化、改善,能有效弥补设备在定制电路、门电路数限制等方面的不足,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如将该技术合理引进中波广播发送中,就能对发射机调制编码模块进行调整,让发射机的各项功能更加完善,信号传输效率更高。

3、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发展探析

中波广播技术属于一种无线电广播技术,在应用该技术开展相关广播方面的工作时,雷电将是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若不及时做好相关预防,还会引发设备损坏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将中波广播技术与防雷技术有机结合将是各项技术的一大发展方向,相关工作人员应适当极大经济投入,加强对中波广播发送技术防雷方面的研究,完善中波广播发送技术,为广播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对以下方面引起重视:首先是电源防雷方面。电源是全固态发射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雷电袭击高发区,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特点,对设备的电源部分做好安全防护,以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其次是发射机的防雷保护问题。要想提高防雷效果,技术人员可通过研发、应用自动保护技术来有效实现对发射机的防雷保护。将自动保护技术引进发射机后,若发射机在运行过程中遭遇雷击,设备可自动启动相应保护模式,最大程度减少雷电影响,确保设备安全。另外,在天线防雷保护方面也需给予足够重视。技术人员首先需通过全面精准的计算分析,掌握天线部分的雷击概率,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天线接地标准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天线部分的有效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尤其广播通讯行业,中波广播发送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做好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可为广播通讯等方面工作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大对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不断完善其功能,提高其适用性,为我国广播通信事业以及其他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毛文科.中波广播发送技术与防雷技术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12):39-40.

[2]戴伟.中波广播发送技术的相关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7):231-232.

[3]王健.中波广播发送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7,9(08):28-29.

[4]刘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新动态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08):40.

[5]王木沙.中波广播发送技术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J].信息化建设,2016(02):224.

[6]李晓雷.中波广播发送技术新动态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