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以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以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对比分析

喻周香黄晓兰

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142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5月开始,截至2019年5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卡贝缩宫素、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比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2h出血量、24h出血量均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各项指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心率、血压各项指标均优异,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卡贝宫缩素疗效最为优异,三种药物的临床特点不同,在临床应用中需要遵循个体兼顾的原则。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是产妇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据产妇所有死亡原因的25%,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一般的临床标准为当顺产产妇产后出血量超过500ml,在剖宫产产妇中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ml时则视为产后出血[1]。在阴道分娩产妇当中,产后2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期,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产妇宫缩乏力导致的,因此采用宫缩素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从而对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控制。本次研究特对本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探究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疗效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例数选取9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5月开始,截至2019年5月,将9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2-3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8.1±1.1)岁;实验组3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3-35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9.1±2.2)岁;对比组3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2-37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7.1±1.1)岁。此次研究样本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产妇、神经功能障碍产妇,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没有影响。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卡贝缩宫素、给予患者卡贝宫缩素注射液,药物剂量为100ug,采用静脉推注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药物剂量为0.2mg,采用臀部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案。

对比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给予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药物剂量为250ug,采用肌肉注射的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①出血量、②心率、血压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量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2h出血量、24h出血量均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一种世界性的难题,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的分娩率逐渐上升[2],从而也提高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产后出血产妇当中,产妇的宫缩乏力占据了首位,占据所有产后出血产妇的70%到80%之间,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宫缩剂进行治疗[3],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状,预防产后出血,缩宫素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线药物,但是当患者使用缩宫素后出血量并没有停止或者减少,则需要尽早联合其他宫缩剂的使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宫缩剂的先后使用顺序没有同意,因此用法也不尽相同[4]。

马来酸麦角新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促宫缩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血压升高、心肌梗死等,但是在临床上的效果优异于缩宫素药物,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且这种药物的药品结构更加稳定[5],但是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停止生产,近年来又在临床上投入使用。而卡贝缩宫素则属于一种预防性药物,最好是在第三产程使用,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提高分娩质量。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则属于一种F2a[6]衍生物,药物起效比较快,能够具有强效的子宫收缩效果,能降低患者出血剂量,进而提高了呕吐、腹泻的发生率。这三种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效果不同,其中马来酸麦角新碱最主要对产妇的全子宫进行应用[7],对子宫下段进行收缩。而卡贝缩宫素主要作用在患者子宫体部,效果比较温和,对患者的个体敏感性具有提高的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则能够促进患者子宫收缩,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大[8]。

在本次研究中,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2h出血量、24h出血量均较为优异,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各项指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心率、血压各项指标均优异,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卡贝宫缩素疗效最为优异,三种药物的临床特点不同,在临床应用中需要遵循个体兼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宋小侠,卢燕玲,翁廷松,etal.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7(18).

[2]石照娣.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比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6).

[3]杨静萍.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5):137-139.

[4]张敏.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780.

[5]吴仕元,康昭海,袁劲进.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

[6]唐艳.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研究[J].母婴世界,2015(8):58-58.

[7]余喜红.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5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14):174-175.

[8]聂革菲.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