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自省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杨永超1李燕2

(1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672100)

(2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云南大理672100)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6例2015年2月—2018年8月在祥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给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控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自省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两组罹患艾滋病的例数、防控计划的实施时间、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最终患艾滋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防控计划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干预模式的满意度(96.93%)高于对照组(76.32%),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上述措施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过程中应用自省式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滋病危害宣传;自省式健康教育;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245-01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腹泻、精神障碍、神经障碍、肿瘤,甚至死亡等。由于其属于不可治愈性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1]。本次对其中的228例在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过程中应用自省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56例2015年2月—2018年8月在祥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对照组中男137例,女91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1.3±5.2)岁。观察组中男143例,女85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2.4±5.4)岁。对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控干预模式。护理人员对本组行常规的艾滋病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检测等。

观察组给观察组给予自省式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护理人员对本组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关怀和预防并重。有意识的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性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的工作,向其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方法等,使其能够对此种疾病有更深的了解,进而从主观意识上建立对艾滋病的防控意识;(2)宣传。可按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将本组分为感染和未感染组,对于感染组,在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重点宣传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对于未感染组,要重点对其宣传艾滋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要使其在主观上进行预防和警戒,进而将健康人群受到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护理人员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授课,包括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其中还应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宣传工作的效果;(3)建立防控网络并培训出更多的专业性人员。在相关科室建立预防艾滋病的专业性队伍,同时进行相应的工作网络,对医护以及防控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的了解并掌握艾滋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具体的防控措施,加强其主动防控的意识,最终达到对艾滋病有效控制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罹患艾滋病的例数、防控计划的实施时间、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最终患艾滋病的人数1例(0.44%)少于对照组5例(2.22%),防控计划的时间(5.9±1.6)个月少于对照组(10.3±2.1)个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的人数219例(96.05%)多于对照组163例(71.49%),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96.93%)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两组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目前,我国在对艾滋病预防的过程中并未完全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更多的是套用了国外的经验,在宣传教育方面更多的则是反歧视,这直接导致艾滋病的宣传被不断的弱化,越来越多的公民对艾滋病的意识更加淡薄[2]。近年来,在艾滋病的预防意识逐步增强的情况下,公民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促进保护性行为方面的进展却成效甚微,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范围出现了急剧的增长[3]。

本次研究中,通过给228例在进行艾滋病预防控制的过程中,给予了自省式健康教育,此种教育模式促进了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具体危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更多的敬畏之心,进而从主观层面上意识到了艾滋病的危害,进而有意识的去远离,最终达到对艾滋病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结果发现,观察组最终患艾滋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防控计划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干预模式的满意度(96.93%)高于对照组(76.32%),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过程中应用自省式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建议将其推广在更多的临床上。

【参考文献】

[1]王丽颖.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4):73-74.

[2]潘春莉.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控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6):193.

[3]罗龙海.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46-47.